不向空门住,那知化日长。
江烟低佛坐,山翠湿僧房。
忍草侵衣碧,昙花上屐香。
跏趺分半榻,人境已微茫。

《夏日过定惠院》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不向空门住,那知化日长。
    注释:不去寺庙居住,哪能知道时光在流逝。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修行、悟道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之情。他不愿远离尘嚣,去追求一种清静无为的生活,而是想要亲身体验和感悟世间的种种变化。

  • 江烟低佛坐,山翠湿僧房。
    注释:江面上烟雾缭绕,仿佛佛祖正坐着讲法;山林中绿意盎然,僧人的房屋被山间的翠绿所笼罩。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定惠院的宁静与美丽。江边的烟雾与山间的翠绿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充满了诗意和禅意。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忍草侵衣碧,昙花上屐香。
    注释:忍冬花的绿叶沾满了衣裳,昙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定惠院内的一种自然景象。忍草和昙花都是常见的植物,它们的存在为庭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忍冬花的绿叶象征着坚韧与毅力,而昙花则代表着短暂的美好,两者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既有坚韧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 跏趺分半榻,人境已微茫。
    注释:盘腿坐下,只占据了半个床榻;人世间的纷扰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境界。盘腿而坐,意味着他正在静静地思考或冥思,不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而“人境已微茫”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即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都已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夏日过定惠院》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定惠院内的自然景色和禅宗意境,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夏日过定惠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