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等㟝嵝,势与九龙敌。
紫翠乱纷披,葱菁郁相射。
龙宫鹿苑莽榛枳,剩有窣堵千百尺。
欲堕不堕罡风扶,青霄雷霆白日黑。
僧弥守护不少暇,往往烧灯过子夜。
格泽嘘烟天外来,祝融吐焰云中泻。
大如金轮挂玉岑,细如舍利散珠林。
澹如冰绡映水月,炽如宝地铺黄金。
疏如一点两点明星光,历历密如千树万树紫贝垂森森。
初疑荫界为炎国,又怪祗林作火宅。
九微何事及诸天,太乙偏来照禅室。
君不见豪家火树重重影,绣幕旃檀宵不冷。
铜山金穴俄顷尽,凤管鹅笙尽悲哽。
又不见十二青楼朝日杲,银缸宝炬香缭绕。
春风桃李不相待,昔时艳丽今时槁。
叹息人间世,光焰如电疾。
为堕无明网,欲火烧七尺。
何如对此浮屠下,一灯荧荧坐佛日。
誓令心似净琉璃,不遣尘根碍虚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全诗共四十六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我将依次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相应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锡山等㟝嵝,势与九龙敌。
  • 注释:锡山(或作“锡”)的山峰,像九条龙一样雄伟。
  • 赏析:这里描绘了锡山的壮丽景象,如同九条神龙般威武,展现出大自然的壮观。
  1. 紫翠乱纷披,葱菁郁相射。
  • 注释:紫色的翠绿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赏析: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1. 龙宫鹿苑莽榛枳,剩有窣堵千百尺。
  • 注释:龙宫和鹿苑被茂密的草丛和树木包围着,只剩下一些废墟和石塔。
  • 赏析:这里的“莽榛枳”形容的是丛林茂密,草木丛生的景象,而“窣堵”则指废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遗迹的惋惜之情。
  1. 欲堕不堕罡风扶,青霄雷霆白日黑。
  • 注释:即使想要坠落,也被强大的罡风阻止,仿佛置身于青霄之中。
  • 赏析:这里的“罡风”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能够抵挡住一切邪恶。而“青霄”则代表高远的天空,象征着光明与正义。
  1. 僧弥守护不少暇,往往烧灯过子夜。
  • 注释:僧人弥勒在守护寺庙时从不懈怠,常常点亮灯火照亮夜空直至深夜。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中僧人勤奋修行的情景,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的重视。
  1. 格泽嘘烟天外来,祝融吐焰云中泻。
  • 注释:佛光从天而降,犹如云雾中的火焰倾泻而下。
  • 赏析:这句诗以“格泽”和“祝融”为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佛光的神奇与美丽。
  1. 大如金轮挂玉岑,细如舍利散珠林。
  • 注释:佛光巨大如同金轮悬挂在玉岑之上,细小如同舍利子散在珠树林间。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将佛光的宏大与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
  1. 澹如冰绡映水月,炽如宝地铺黄金。
  • 注释:佛光淡雅如同冰绡映照在水中的月亮,炽烈如同珍宝地铺满黄金。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描绘了佛光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展现了其神秘而美丽的特点。
  1. 疏如一点两点明星光,历历密如千树万树紫贝垂森森。
  • 注释:佛光稀疏如同星星点点的光芒,密集如同千树万树的紫贝垂枝繁复。
  • 赏析:这句诗以“星光”和“紫贝”为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佛光的朦胧与华丽。
  1. 初疑荫界为炎国,又怪祗林作火宅。
  • 注释:最初怀疑那是炎热的国家,后来又奇怪这是一座燃烧的森林。
  • 赏析:这句诗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佛光来源的好奇与困惑。
  1. 九微何事及诸天,太乙偏来照禅室。
  • 注释:九微星有什么事能影响到诸天吗?太乙星偏来照耀禅宗的禅房。
  • 赏析:这句诗以天文现象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1. 君不见豪家火树重重影,绣幕旃檀宵不冷。
  • 注释: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豪门贵族家中灯火辉煌的身影,他们的绣幕旗幡在黑夜中依旧温暖如春。
  • 赏析:这句诗以豪门贵族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富贵人家的奢华与繁华。
  1. 铜山金穴俄顷尽,凤管鹅笙尽悲哽。
  • 注释:一夜之间,铜山金穴就被取空了,凤管鹅笙也都被吹得呜呜咽咽。
  •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富贵人家财富的迅速消失与生活的空虚。
  1. 又不见十二青楼朝日杲,银缸宝炬香缭绕。
  • 注释:又看不到那些豪华的青楼在早晨迎接阳光的时候,银制的灯台与宝石般的灯笼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 赏析:这句诗以青楼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富贵人家的奢靡与浮华。
  1. 春风桃李不相待,昔时艳丽今时槁。
  • 注释:春风拂面,桃花李花都不再开放,昔日的娇艳已化为枯槁。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天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主题。
  1. 叹息人间世,光焰如电疾。
  • 注释:叹息人生短暂如电光石火。
  • 赏析:这句诗以“电”为喻,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情。
  1. 为堕无明网,欲火烧七尺。
  • 注释:为了摆脱无知的束缚,我宁愿用烈火焚烧自己。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与决心。
  1. 何如对此浮屠下,一灯荧荧坐佛日。
  • 注释:与其在这里苦修,不如坐在佛像前,点一盏灯,让佛光照彻心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学修行的向往与追求。
  1. 誓令心似净琉璃,不遣尘根碍虚白。
  • 注释:发誓使心灵如同洁净的琉璃,不让世俗的烦恼阻碍清净的心灵。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清净与超脱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锡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佛教文化的阐述,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哲理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间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