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异事骇初闻,反袂开缄老眼昏。
太史岂应侵谏职,寒儒自欲报君恩。
骊龙颔逆难遭睡,虎豹关严枉叫阍。
但使有光争日月,不惭无力正乾坤。
妖蟆寸铁心何苦,骏马千金骨仅存。
烈士殉名元可丧,佞人多巧舌空扪。
唐科讵愧刘蕡策,楚些须招屈子魂。
事定盖棺真不朽,声缘忧国竟须吞。
干将在狱犹冲斗,砥柱当流少遏奔。
文运盛衰关世运,长歌写罢不堪论。
【注释】
- 百年异事:指百年来未曾见过的奇异之事。
- 反袂开缄:反手解开信封,指打开朝廷送来的文书。
- 太史:古代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 寒儒:贫苦读书人。
- 骊龙颔逆难遭睡:意谓骊龙颔下逆鳞不能被冒犯。
- 虎豹关严枉叫阍:意谓虎豹门虽紧闭而无法进入,比喻奸佞之徒虽居高官显职而无所作为。
- 妖蟆寸铁心何苦:意谓蛤蟆虽有一寸长的心肠,但无力量去反抗或抗争。
- 骏马千金骨仅存:意谓即使有价值千金的骏马也不过是骨头而已。
- 烈士殉名元可丧:意思是忠义之士以身殉国是可贵的,但不能因为这样而丧身。
- 佞人多巧舌空扪:意谓许多奸诈之人多会巧言如簧,但他们却无法真正得到什么。
- 唐科讵愧刘蕡策:意谓唐代科举考试并不逊色于前朝,刘蕡(fén)的对策也不失为高明之作。
- 楚些须招屈子魂:意谓《楚辞》中那些优美的言辞足以唤醒屈原的魂魄。
- 事定盖棺真不朽:意谓事情终将有定论,盖棺定论后才能说这个人是不朽的。
- 声缘忧国竟须吞:意为因担忧国家而发出的呼声终究需要吞下去。
- 干将在狱犹冲斗:意谓即使身处牢狱之灾,仍然能像古代著名工匠鲁班的儿子公输般一样,敢于挑战权威、冲破束缚。
- 砥柱当流少遏奔:意谓砥柱山在急流中屹立不倒,阻止河水的奔流,比喻正直的人在乱世中坚守原则。
- 文运盛衰关世运:意谓文学的兴衰与时代的兴亡息息相关。
- 长歌写罢不堪论:意谓吟咏长歌后,已经无法再对此事进行评论和讨论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因收到朝廷送来的奇特文件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这一奇异事件的惊讶和忧虑之情,同时抒发了他对于忠诚、正直和才华的赞美与怀念。
诗的第一句“百年异事骇初闻”就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震惊与惊讶。百年来从未见过的事情,让诗人感到震惊不已。接着,他写道“反袂开缄老眼昏”,意欲表达自己因震惊而产生的失明般的视觉模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震惊的程度。
第二句“太史岂应侵谏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质疑和批评。他认为太史的职责不应受到侵犯,即使是皇帝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句“寒儒自欲报君恩”则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贫苦读书人的无奈与愤懑,他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接下来四句诗分别描述了诗人对这一系列事件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事件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和背景。第五句“骊龙颔逆难遭睡”用骊龙颔下的逆鳞来形容不可侵犯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权力斗争的无奈感。第六句“虎豹关严枉叫阍”则是用老虎和豹子的故事,暗讽那些权贵们虽然地位高但却无法发挥作用,白白浪费了他们的资源和力量。第七句“妖蟆寸铁心何苦”则描绘了一只蛤蟆虽有一寸长的心肠,但却没有能力去反抗或抗争,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力感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一句“骏马千金骨仅存”则是用一匹骏马来比喻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虽然它们都只是骨头而已,但它们仍然保持着高贵的品质和价值。
第八句“烈士殉名元可丧”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勇敢的赞扬和尊重。他认为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英雄人物是值得尊敬的。第九句“佞人多巧舌空扪”则表达了诗人对奸诈之徒的厌恶和鄙视。他认为那些善于言辞、善于欺骗他人的人虽然可以赢得一时的利益和名声,但最终却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第十句“唐科讵愧刘蕡策”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科举制度的肯定和赞赏。他认为唐代的科举制度并不逊色于前朝,刘蕡的对策也不失为高明之作。第十一句“楚些须招屈子魂”则是用屈原的故事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意志。他认为《楚辞》中那些优美的言辞足以唤醒屈原的魂魄,让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第十二句“事定盖棺真不朽”则表达了诗人对事情真相的期待和信念。他认为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坚持真理和正义,就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荣耀。第十三句“声缘忧国竟须吞”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声和努力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注,让他们更加重视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第十八句“干将在狱犹冲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他认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信念,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最后一句“砥柱当流少遏奔”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正直和坚定的信念的赞美和推崇。他认为只有像砥柱山那样坚定不移地矗立在水流中,才能够有效地阻挡水流的冲刷和冲击,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