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芳草萋萋不忍看。
况是春深无雁过,到家谁与寄平安。
“别时容易见时难,芳草萋萋不忍看。况是春深无雁过,到家谁与寄平安。”
董纪的《与俞原肃留别十首》之九,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明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深刻感受,更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归家后亲人的思念,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下面将从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赏析四个部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句解析
“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感到一切平常,但重逢时却倍感艰难的情感体验。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以及人们在面对重要时刻时的复杂心理。
“芳草萋萋不忍看”:这里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尤其是那些生长得茂盛而又让人不忍直视的芳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况是春深无雁过”:春天虽然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雁的迁徙。这句中的“无雁过”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感,或者是对远方亲友的一种深情寄托。
“到家谁与寄平安”:这是全诗的核心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回家后能与家人团聚的期盼。这种期盼带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未来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
关键词注释
- “别时”:指分别的时刻。
- “见时难”:相见时更加困难。
- “芳草萋萋”:形容草地茂密而美丽。
- “春深”:春天已经深入。
- “谁与寄平安”:谁又能为我带来安宁?
赏析
董纪通过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辛酸和对亲情的渴望。从字面上看,诗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情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能感受到自然的美感,也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探讨。它让我们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