偻指浮生半百过,少年豪气渐消磨。
人来献岁无他祝,乡里衣冠剩不多。

丙寅岁:指作者的生年。

岁旦试笔:在岁除日(即元旦)举行考试。古代科举考试,每年正月初一日为第一场,称为“元日”,又称“端”或“初”。

偻指浮生半百过:指人已经活到五十岁左右了。偻指,弯曲手指;浮生,虚度的时光。

少豪气渐消磨:少年时豪壮的精神逐渐消失。

人来献岁无他祝:人们来拜岁时,没有其他祝愿。

乡里衣冠剩不多:家乡里的官宦人家还剩下不多。

注释:

  1. 作者自谓已年逾古稀,生活经历丰富,所以以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作比。
  2. 古人称颂少年时豪情壮志,但到了晚年便渐渐消磨。此句表明作者已失去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而对岁月流逝表示了慨叹。
  3. 这里指的是人们在新年到来时向作者祝福,希望其健康长寿。
  4. 这里的“衣冠”代指官员和豪门贵族,说明这些人物的数量已经不多了。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动乱、战乱频繁等原因导致的官宦人家的减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感慨的诗。诗人以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通过对人们拜岁时的情景描绘,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官宦人家数量的减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