偻指浮生半百过,少年豪气渐消磨。
人来献岁无他祝,乡里衣冠剩不多。
丙寅岁:指作者的生年。
岁旦试笔:在岁除日(即元旦)举行考试。古代科举考试,每年正月初一日为第一场,称为“元日”,又称“端”或“初”。
偻指浮生半百过:指人已经活到五十岁左右了。偻指,弯曲手指;浮生,虚度的时光。
少豪气渐消磨:少年时豪壮的精神逐渐消失。
人来献岁无他祝:人们来拜岁时,没有其他祝愿。
乡里衣冠剩不多:家乡里的官宦人家还剩下不多。
注释:
- 作者自谓已年逾古稀,生活经历丰富,所以以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作比。
- 古人称颂少年时豪情壮志,但到了晚年便渐渐消磨。此句表明作者已失去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而对岁月流逝表示了慨叹。
- 这里指的是人们在新年到来时向作者祝福,希望其健康长寿。
- 这里的“衣冠”代指官员和豪门贵族,说明这些人物的数量已经不多了。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动乱、战乱频繁等原因导致的官宦人家的减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人生感慨的诗。诗人以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对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通过对人们拜岁时的情景描绘,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官宦人家数量的减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