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
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
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

清道观感怀

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

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

薜荔云深窥洞府,竹松风度讶仙韶。

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

注释:

清道观:指位于今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唐白居易曾作《题东林禅院》诗一首。

绿树阴阴:绿荫浓密。石磴(dàn):石台阶。

碧岑丹宇:指山巅的寺庙。

廿年:二十年。

霁(jì):雨雪天气转晴。

薛荔(liú):一种植物名。云深窥洞府:云深时可以窥见仙人居住的洞府。

竹风:指清风拂动竹林。

度:吹过。仙韶:神仙般美妙的声音。

幽胜:幽静优美的风景。偏多感:特别有感触,即感慨。寂寥:寂静空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庐山后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他对庐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绿树阴阴石磴遥,碧岑丹宇倚青霄。”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诗人以绿树、石磴、碧岑、丹宇为画面,展现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廿年不到归何晚,一月初晴雨复飘。”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感情。他认为二十年没有回去,现在回去也不算晚,因为庐山的风景依然美丽。然而,刚到庐山又遇到初晴后下雨的天气,让诗人感到有些遗憾。

颈联“薜荔云深窥洞府,竹风风度讶仙韶。”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景。诗人用“薜荔云深”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用“竹风风度”形容微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

尾联“客怀幽胜偏多感,不尽江声伴寂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自己的客居之思,感叹庐山的美丽让他无法忘怀。同时,他也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