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几人画董元,近代独数高房山。
房山不独妙形似,辅以丹碧增其妍。
往年未识庐山面,曾向房山画中见。
高堂白日生云烟,分明坐我南康县。
大山嵯峨倚天立,倒卷银河泻空碧。
山山起伏争坡陀,海涛出没晴云多。
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栖烟萝。
十年一梦隔云海,却向长江闻棹歌。
青山于人如旧识,满眼黄尘非故国。
羞将白发照沧浪,咫尺家山归未得。
先生旧业庐山前,丹青蚤得房山传。
还能作画远相寄,白头共赋归来篇。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

诗句解析

  1. 题张来仪青山白云图:这是题目,表明诗的内容主要围绕“青山白云图”展开。
  2. 天下几人画董元,近代独数高房山:这句表达了对董源和范宽两位画家的赞赏,认为他们的作品是难以超越的。
  3. 房山不独妙形似,辅以丹碧增其妍:这里提到了范宽的画艺,强调了他在画作上的精细描绘和颜色的运用。
  4. 往年未识庐山面,曾向房山画中见:诗人回忆起过去未曾真正见过庐山,但在范宽的画作中已经领略到了它的壮丽。
  5. 高堂白日生云烟,分明坐我南康县:这句描绘了范宽画作中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6. 大山嵯峨倚天立,倒卷银河泻空碧: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天空的辽阔。
  7. 山山起伏争坡陀,海涛出没晴云多:形容山峰连绵起伏,如同海浪一般。
  8. 醉酣老眼重摩挲,此身便欲栖烟萝:表达了诗人醉酒后对美景的陶醉和向往,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家。
  9. 十年一梦隔云海,却向长江闻棹歌:虽然身处云海之外,却能听到长江上船夫的歌声。
  10. 青山于人如旧识,满眼黄尘非故国:尽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丽,但诗人心中却有一丝落寞和怀旧。
  11. 羞将白发照沧浪,咫尺家山归未得:诗人因为年事已高而感到惭愧,想要回到家乡却无法实现。
  12. 先生旧业庐山前,丹青蚤得房山传: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范宽。
  13. 还能作画远相寄,白头共赋归来篇:虽然身体衰老不能亲自前往,但仍然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译文
天下有几人能够画出董源和范宽的作品?近代以来,只有高昌山的画艺可以与之相比。
范宽的作品不仅形似,而且色彩丰富,让人更加喜爱。
我曾经没有机会真正见到庐山的真面目,但范宽的画作让我仿佛看到了它。
在画作中,高高的殿堂似乎从云中升起,天空中的云彩清晰可见。
山峰陡峭而峻岭耸立,仿佛要翻卷起银河般的瀑布。
山峰层层叠叠,起伏不定,就像是海上的波涛。
喝醉了酒的眼睛再次触摸到这些美景,感觉自己就要融入这云雾缭绕的山间了。
我已经在这云层之上生活了十年,如今终于听到了长江上的船夫在唱歌。
尽管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我心中却有一丝落寞和怀旧。
我不愿意看到自己满头的白发在这片美丽的山水间显得如此突兀,因为我距离我的家乡并不遥远,只是暂时还没有回去的机会。
您过去的职业是在庐山附近的,您的画艺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即使我现在老了,也能通过您的画笔来表达我对您深深的怀念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于范宽的画作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范宽画作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他的画技之高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