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颓波已横流,济川功业谩悠悠。
渡江一楫无人画,却写山阴雪夜舟。
注释:晋室(这里指的是东晋朝廷)的颓败之波已经横流,但济川之功业却漫无目的、毫无成效。渡江一楫无人画,却写山阴雪夜舟。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子猷访戴图,表达了对东晋末年混乱时局的感慨和对济川功业的质疑。他以“晋室颓波已横流”为引,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接着用“济川功业谩悠悠”进一步表达了对东晋朝廷无所作为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有对历史的反思。
晋室颓波已横流,济川功业谩悠悠。
渡江一楫无人画,却写山阴雪夜舟。
注释:晋室(这里指的是东晋朝廷)的颓败之波已经横流,但济川之功业却漫无目的、毫无成效。渡江一楫无人画,却写山阴雪夜舟。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子猷访戴图,表达了对东晋末年混乱时局的感慨和对济川功业的质疑。他以“晋室颓波已横流”为引,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接着用“济川功业谩悠悠”进一步表达了对东晋朝廷无所作为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有对历史的反思。
【注释】 ①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任夔州通判,时金人侵蜀。乾道六年(1170年)春,陆游奉诏出使金朝议和。在赴金途中经过四川,作《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②“干戈”句:言海中无战事。宁:平安。峤:山名,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 ③“有诏”二句:言征召司马文亮回朝,因未上奏而罢。司马文亮,字景行,号静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市)人,绍兴进士,官至枢密院编修,后因事被贬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送人之金陵”意思是:送你到金陵去;金陵:今南京。首联是说,六代的都城建康在金陵,东南第一州是金陵。金陵,古地名,六朝时的建康,隋时改为江宁郡,唐改金陵府,宋升为行省。后因指今南京。颔联是说,你虽然没到过,但是清梦已经游览过。颔联的意思是:你虽然没到过,但清梦已经游览过
《题吴节妇诗卷》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吴节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屈、高洁自守精神的崇尚和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四海归无地,一身从所天。 - "四海"指的是天下,这里指代了整个世界或国家;“无地”表示无法找到容身之地,形容处境艰难。 - “一身”指自己或自己这一生,这里强调了自己与世隔绝的孤苦境遇。 - “从所天”意即跟随天命或命运,表达出一种顺从命运
【诗句解读】: 1. 姚宋亡来事事新,一丘聊复避红尘。 - "姚宋"可能指宋朝的灭亡或衰落。"事事新"意味着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一丘"是比喻,指一个角落或小地方。"聊复"表示姑且、权宜之计。"避红尘"意为逃避世俗的纷扰。 - 此句表达了一种对旧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新生活的适应和接受。诗人通过对比新旧时代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2. 劳生未悟梦中梦,举世皆忧身外身。 -
【注释】 1. 西风吹瘴海:指在海上用兵,瘴气弥漫。 2. 一炬烈戈船:形容战斗激烈。 3. 重耳袪犹在:重耳(春秋时晋国公子,后为晋文公)流亡在外时被秦穆公救过,后来他回国即位,成为霸主,“袪”是古代的一种剑,这里指宝剑。 4. 相如璧幸全:蔺相如以“玉壁”换回和氏璧的故事。 5. 衣冠争鼠伏:指朝廷中大臣们争权夺利,像老鼠一样躲藏起来。 6. 爵位半蝉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答案】 (1) 春天来临,我总是起得早些,到山中幽静之处多做些事情; (2) 我常采药于山林深处,看云彩在山涧溪流之上飘移; (3)
【注释】 游智老寺次韵:游览智老寺并即兴作诗。智老,名不详,为当时一位隐者。 上方人不到:意谓此寺高在天上,常人不能到达。 岚气晓氤氲:指晨雾弥漫,山色迷蒙。岚,山间的云雾。 鸟道初无路:意谓通往寺院的小路如同鸟儿飞翔一样,没有踪迹。 僧居半是云:意谓僧人居住的地方一半是云雾缭绕。 青山空色相:意谓青山虽然有色有形,但因心静如水,所以色相皆空。空,佛教术语,指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流水悟声闻
诗句原文:海上用兵次萧申之韵五首 其五 天网开三面,民生亦少瘳。 釜鱼方假息,柙虎尚遗忧。 海曲闻休戍,淮南会寝谋。 伏波何见晚,甘作贾胡留。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天网开三面:比喻政治或社会形势开放,多方利益得以兼顾或平衡。 2. 民生亦少瘳:指人民生活虽然受到一定的困扰,但相对之前已有所缓解。 3. 釜鱼方假息:形容人处在危险或困境中暂时得到休息。 4. 柙虎尚遗忧
【注释】 1.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三郡:泛指三个郡,即扬州、益州和荆州一带。投鞭:用长柄的马鞭投掷出去,比喻一挥而就。梁:桥梁。人心异秦越:意谓人心不同,各如其主,如同不同的地域之人。天险谩金汤:意谓天险也不过是虚设,不能阻挡金汤般的坚固城防。谩:同“漫”,空自。火烈牙樯遁:意思是说火光照亮了船桅,战旗被风吹得飘扬。星驰羽檄忙:意思是说军情紧急,文书传递迅速。羽檄:羽毛做成的军符
转饷逾千里,屯兵费万金。 龙骧频失利,鱼腹半幽沉。 地势无夷险,人材有古今。 凄凉江汉咏,貔虎谩如林。 【注释】 转饷:运送军粮。 逾:超过。 屯兵:驻军。 费:耗费。 龙骧:指战船。龙骧是汉代名将马援的别号,此处借指战船。 失利:失败。 鱼腹:指被水淹的地方。 鱼腹半幽沉:比喻部分军队被水淹。 地势:地势。 无夷险:没有险阻和平坦。 人材:人才。 古:古代的人材。 今:当代的人材。 貔虎:貔貅
泥融辇路雪初干, 蹀躞霜啼散晓寒。 十载华清春梦觉, 风尘今向画图看。 注释 泥融:泥土融化,指天气转暖。辇路:皇帝的御道。 雪初干:积雪开始融化。蹀躞(diéxiè):形容马行走时的样子。霜啼:指霜在树枝上落下的声音。散晓寒:消散了早晨的寒冷。 十载:十年。华清:唐代长安城附近有名的温泉浴场,这里借指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春梦:春天的梦,指杨贵妃的故事。 风尘:尘土飞扬。今向:现在。看
【诗句释义】 秦女吹箫:古代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嫁给了萧史后,两人吹箫引凤。后来,他们化作一对神仙,飞升到了天上的云霄之中。 月冷瑶台语凤凰:月亮冷清的时候,瑶台(指皇宫)里传出了萧史和弄玉的箫声,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故事。 紫箫凄断白云乡:紫色的箫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响起,让人感到一种凄美和哀伤。 西风回首山河异:秋风起,萧瑟之声回响在耳边,回首望去,那曾经熟悉的山川河流已经变得陌生。
童冀的《小游仙四首次金中孚韵 其二 汉武招仙》,是一首描绘汉武帝时期宫廷景象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建章宫殿的独特魅力。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建章宫殿土花鲜”:建章宫,古代皇宫的名称,位于长安城东部。这句话形容建章宫建筑上的土色苔藓显得鲜艳。 - “仙掌亭亭晓露前”:仙掌,指仙人手执之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装饰品或文物。亭亭
注释: 衣雪掩柴扉,渔舟舣钓矶。 开门闻犬吠,知是故人归。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句。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衣雪掩柴扉,渔舟舣(yǐ)钓矶。”首句描绘了诗人在雪中掩藏柴扉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山野间的幽静与神秘。次句则描绘了一幅渔船停靠在河边钓鱼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渔村的自然风貌。 “开门闻犬吠,知是故人归
诗句注释: - "次邓伯言思归诗韵":这是一首以邓伯言的诗歌为韵律创作的诗。 - "其三":这是该组诗中的第三首,即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 "睡熟山窗白":形容诗人在山间的窗户前睡着了,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窗外的月光洒满大地,显得格外宁静。 - "邻鸡殊有情":这里的“邻鸡”指的是邻居的公鸡,它似乎对诗人的沉睡感到特别高兴和满意,因为这意味着它可以按时鸣叫,提醒其他人天亮了。 - "为怜归梦好"
童冀的《次邓伯言思归诗韵三首 其二》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古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第一句:“故乡书不到”表达了诗人无法直接收到家乡来信的遗憾。 - 第二句:“归雁亦无情”则通过归雁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 第三句:“犹幸春来好”意味着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春天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 - 第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