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不见衡阳使,开遍梅花到北枝。
照眼山云晴冉冉,卷帘江雨晓丝丝。
青风落日三闾庙,翠竹何年二女祠。
早晚湘江春水暖,好凭双鲤寄相思。

【注释】

次前韵寄王广文:指诗人在诗中引用了杜甫的诗句“一冬不见衡阳使,开遍梅花到北枝”。

山云晴冉冉:山上的云雾在阳光照耀下渐渐散去。

卷帘江雨晓丝丝:打开窗户,看到江面上的细雨。

三闾庙:相传是屈原居住过的地方。

翠竹何年二女祠:传说中的湘妃和舜帝的二个女儿曾住在湘江边的竹林里。

湘江春水暖:指春天来临,湘江的水变得暖和起来。

双鲤传书:传说鱼可以传递书信,这里的“双鲤”即表示两封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景抒怀之作,作者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怨。

首句“一冬不见衡阳使,开遍梅花到北枝”,诗人以衡阳使者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衡阳是诗人的故乡,也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地方。然而,自从离开家乡以来,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衡阳的主人了。现在,随着春天的到来,衡阳的使者也回到了家乡,带来了满枝的梅花。这不禁让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衡阳度过的美好时光,也让他更加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第二句“照眼山云晴冉冉”,诗人用“山云”来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美景。在阳光的照耀下,山间的云雾逐渐散去,露出了青山的真面目。这不禁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也让人更加思念家乡的山水之美。

第三句“卷帘江雨晓丝丝”,诗人用“卷帘”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当清晨的雨滴落在江面上时,仿佛是一曲优美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美好,也让人更加怀念家乡的山水之乐。

第四句“青风落日三闾庙,翠竹何年二女祠”,诗人以三闾庙和二女祠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三闾庙是屈原居住过的古迹,而二女祠则是传说中的湘妃和舜帝的女儿们的居所。这些地方都是诗人心中最为重要的记忆,也是他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原因所在。

第五句“早晚湘江春水暖,好凭双鲤寄相思”,诗人以湘江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湘江是一条美丽的江河,每当春风拂面的时候,它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诗人则渴望能够像鱼儿一样,通过寄信的方式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这种思念之情既深沉又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通过对衡阳使者、山间云雾、江上雨滴等自然景观的描述以及对于三闾庙、二女祠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使得诗歌更具有了文化底蕴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