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云淡雨初收,江上南风五月秋。
胜槩几年怀赤壁,宦游今日过黄州。
乾坤故物青山在,岁月无情逝水流。
白首此身千里外,登临不尽古今愁。

【注释】

过黄州:即《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作者苏轼。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六月,自黄州贬所移汝州,七月还朝,途经黄州。八月十七日,再次被贬至惠州,九月一日到达黄州。此诗为诗人在黄州时所作。

云淡雨初收:指天气晴朗。

江上南风五月秋:指气候宜人。南风,暖风。“江上”点明地点,说明是在江边,而“南风五月秋”则点明了具体时间与气候特点。“五月秋”,是说阳春三月的天气和秋天一样温暖。

胜槩几年怀赤壁:意思是说自从赤壁之战以后,多少年来一直想念着它。

乾坤故物青山在:意思是说天地万物依然存在,只有青山依旧。

岁月无情逝水流:意思是岁月无情,流水不息,一切都在变,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登临不尽古今愁:意思是登高远眺,却无法排解心中无尽的古往今来之愁。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一〇八二年)六月离黄州赴汝州,七月还朝路过黄州时。黄州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连鄂州,西接峡州。当时正值夏末,气候宜人。苏轼在黄州期间,曾两次因事贬到此地。一次是元豐二年(一〇七九年),以“知湖州到任不举职,纵船夜游西湖,属吏以为暴虐恣情”罪降授“检校祠部员外郎、黄州刺史”。另一次是元豐四年(一〇八一年),因为“知湖州到任不举职,纵船夜游西湖,属吏以为暴虐恣情”罪降授“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此词便是在第二次被贬时所作。

首句“楚天云淡雨初收”,是写景,但并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借景抒情。作者用楚天云淡雨初收,写出了当时天气晴和,气候宜人,为下面怀古作了铺垫。次句“江上五月秋”,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感情。“楚天云淡”是说天空湛蓝,云朵清淡洁白,给人以爽朗、宁静的感觉;“雨初收”则表示雨水刚刚停歇。这里,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而是在表现了这种变化后,再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

“胜槩几年怀赤壁”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赤壁”是一处名胜古迹,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西北的赤鼻矶上,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场。苏轼曾多次游览赤壁,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在这里,作者以“胜槩”二字概括了赤壁的美景,并表达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怀念赤壁的情感。

“宦游今日过黄州”,是说今天自己来到黄州,是为了宦游。宦游一词,通常指的是出仕做官。在这里,它可能是指作者离开京城后,来到黄州任职。“今日过黄州”一句,既表明了作者的行程,又表达了他对黄州的思念之情。

“乾坤故物青山在”,是说天地万物依然存在,只有青山依旧。这一句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深沉的感慨。作者在这里用“乾坤”二字,将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青山的怀念之情。

“岁月无情逝水流”,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岁月匆匆流逝,像流水一样无情无义。它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在这里,作者通过比喻手法,将时间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易逝。

“白首此身千里外”,这句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寂寞。他感叹自己已经到了晚年,却还要在外漂泊,生活得非常艰苦。这里的“白首”一词,既指头发变白的年龄,也暗示了人生的暮年阶段。而“千里外”则意味着远离家乡和亲人,生活在异地他乡。

“登临不尽古今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登高远望,却无法排解心中无尽的古往今来之愁。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他虽然登上了高山,但却无法看到更远的风景。这里的“登临”一词,既有登山的意思,也有面对困境的意思。而“千古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忧虑。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忧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