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一径深,百年宰木尚阴阴。
朝端又见新黄阁,天上长悬旧羽林。
祖逖中原应有恨,孔明梁父谩长吟。
神州在望空回首,落日青山澹暮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各个选项,然后逐一进行分析,辨析正误,最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对比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祖逖中原应有恨,孔明梁父谩长吟”句意和作用。这句的意思是说:祖逖在中原有报国无门的怨恨,诸葛亮空有匡辅蜀汉、建功立业的大志却徒然长吟。这两句是借晋祖逖与蜀相诸葛亮来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作者以祖逖、诸葛亮为典,抒发了壮怀未展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惋惜,以及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丞相祠堂前有一条深深的小径,百年来宰相府第仍郁郁葱葱。朝廷又见新建的黄阁,天上长悬着旧日羽林军。祖逖心中应有报国无门之恨,孔明徒然空有匡辅蜀汉建功立业之心却长吟。
注释: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题材广泛,风格雄奇豪放,与其父苏洵、弟辙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编修:指翰林学士院编修官。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即《次苏子瞻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平仲:苏轼的字,子瞻是他的号。黄阁:指唐玄宗天宝年间所置中书省,因黄纸写诏敕,故称黄阁。羽林:唐代禁卫军的名称,因羽衣如林而得名。祖逖:西晋时期著名将领,曾参与过著名的北伐战役。司马睿:东晋成帝司马衍的第三子,晋元帝,曾被封为武陵王、琅邪王等。司马睿即位后,封其为会稽王,后进封为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后,改年号为大兴,史称东晋。梁父:古代地名,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南。《诗经·魏风》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后人据此而造此词,用来比喻贪官污吏。落日青山澹暮岑:夕阳渐渐西下,晚霞映照在青山之上,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笼罩山头。
赏析:
全诗共四句,前三句是说丞相祠堂前的一条小径,已经走过一百年了,而丞相府邸仍然绿树荫荫。这是实景。第四句是说朝中又有新任命的宰臣了。这是虚写。“朝端”指朝廷或朝廷官员。“新黄阁”指新任命的宰相黄权,“天上长悬旧羽林”则是指已故宰相黄权的部下,在朝廷上仍悬挂着他们当年出征南诏时所持羽林军的旗帜。这两句是借用典故,以古喻今,暗寓着对当道者不恤国事、任用奸邪的愤慨。
末二句是说祖逖心中应有报国无门之恨,孔明徒然空有匡辅蜀汉建功立业之心却长吟。祖逖是晋朝名将,曾在北方抗击刘聪、石勒等少数民族入侵;孔明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辅助刘备建立蜀国,为蜀汉的开国功臣,一生辅佐刘备、刘禅两朝,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为人们所怀念。这里以祖逖、孔明二人自比,表明自己的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沦亡的惋惜,以及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被贬黄州时的抒情之作。当时诗人虽身处荒僻蛮荒之地,但壮志难酬,心系故土,所以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