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寝香凝画省中,日长铃阁静斋宫。
上台躔度联卿月,南国衣冠盛士风。
诸将策勋书太史,四方驰捷奏肤公。
陋儒拟制河清颂,梦笔生花夜吐红。
燕寝香凝画省中,日长铃阁静斋宫。
上台躔度联卿月,南国衣冠盛士风。
诸将策勋书太史,四方驰捷奏肤公。
陋儒拟制河清颂,梦笔生花夜吐红。
注释:
- 燕寝香凝:形容书房内弥漫着书香气,如同燕子的巢穴一般温馨、宁静。
- 日长铃阁静斋宫:描述在晴朗的日子里,铃阁中的斋宫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 上台躔度联卿月:指月亮高悬于宫殿之上,与官员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 南国衣冠盛士风:描绘南方国家(可能是对中原王朝的一种比喻)的士人风度翩翩,充满文化气息和才华。
- 诸将策勋书太史:将领们通过撰写战功来向太史官表达自己的功勋,这是古代的一种记录功绩的方式。
- 四方驰捷奏肤公:四方各地传来捷报时,都归功于肤公,这里的肤公可能是某个有名望的人。
- 陋儒拟制河清颂:作者自谦为学识浅薄的学者,试图创作赞美黄河水清澈如初的颂文。
- 梦笔生花夜吐红:形容诗人笔下的文字如同花朵般绚丽多彩,夜晚也能写出美丽的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景之作,诗人通过对燕寝、日长、台躔、南国等地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通过对官员们的赞颂和四方捷报的提及,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祝愿。诗人以“陋儒”自称,展现了谦逊的品质,同时也透露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一句“梦笔生花夜吐红”,更是将诗人的才情和创作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描绘,又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