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探花宴,春事今安在。
粲粲霜下杰,正色独不改。
郗林有丹桂,擅色已千载。
晚节孰与伦,汝价当十倍。

诗句释义

1 状元黄分韵得载字:这句诗描述的是科举考试中,状元黄某在参加分韵赋诗时,用“载”字作为韵脚。

  • “状元”: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代表最高荣誉。
  • “黄”: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姓氏或者名字,具体不详。
  • “分韵得载”:分韵是指将诗的韵律分配到不同的韵部,这里特指使用“载”字作为韵脚。
  • “载”:在这里作为动词使用,意指携带或承载。
  1. 曲江探花宴:指的是在某个节日或庆典活动中,举行了一场以探花为主题的宴会。
  • “曲江”:地名,位于长安附近,是古代著名的园林和风景区。
  • “探花”:科举制度中,指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探花称号的考生。
  • “宴”:聚会、庆祝的意思。
  1. 春事今安在:询问现在春天的事情还存不存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春事”:春天的事务、活动等。
  • “安在”:在哪里存在,表示疑问。
  1. 粲粲霜下杰:形容人物才华出众,如同霜下的花朵一样明亮而突出。
  • “粲粲”:形容光彩鲜明、耀眼的样子。
  • “霜下杰”:比喻才华出众的人,如同霜后初绽的花一般美丽。
  1. 正色独不改:形容人的品行正直,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改变。
  • “正色”:正直的面色,形容态度、行为正直。
  • “独”:独自、单独地。
  • “不改”:不会改变,保持不变。
  1. 郗林有丹桂,擅色已千载:比喻某人的品德或才能如同千年古树的桂花一样,经久不衰。
  • “郗林”:地名或人名,具体不详。
  • “丹桂”:通常指代桂花,象征着高洁、坚强。
  • “擅色”:拥有某种色彩或特质。
  • “千载”:一千年,形容时间很长。
  1. 晚节孰与伦,汝价当十倍:比较晚年的行为是否值得与其他人相比,暗示了对某人的评价很高,认为其价值远超一般人。
  • “晚节”:晚年的行为或品德。
  • “孰与伦”:谁能够与之相比,表示比较。
  • “汝价”:指代某个特定的人或物,这里可能是对被评价者的尊称。
  • “当十倍”:价值相当于十倍,表示极高的评价。

翻译

状元黄在某次分韵赋诗中,选择了“载”这个韵脚。曲江探花宴上,春光依旧美好吗?璀璨如霜下的花朵般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本色从未改变过。郗林(可能是地名)有一种古老的桂花,拥有千年的色彩和气质。他们晚年的行为,是否值得与其他人相比呢?你的名声将会超过十倍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引入了状元黄参加分韵赋诗的场景,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的人物特点,表达了对年轻人才的赞美和期待。最后一句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