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辞夙好,一锡向江乡。
水逗溪烟急,风鸣木叶凉。
密云垂野白,微雨淡空苍。
昏黑山城路,钟声识上方。

【注释】

振衣辞:抖开衣服,辞去。夙好:早先的爱好。一锡:指和尚用的锡杖(一种行脚僧人所持的法器)。向:往。水逗:水流冲刷。溪烟:溪边的雾气。急:浓密。风鸣:风声阵阵传来。木叶凉: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密云:浓密如盖的大云。垂野:笼罩大地。苍:淡青色。昏黑:天已昏暗。山城:山中小城。钟声:寺庙的钟声。识上方:听钟声就知道是去往上面。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幅雨中行旅图。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旅途中的各种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旅途风光的热爱以及旅途中所遇风雨之奇观的感受。

首句“振衣辞夙好”,写诗人抖开衣服,告别自己长久的喜好,踏上远行的路,表现出他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和决心。

第二句“一锡向江乡”,写诗人手持锡杖,向着江边的方向行进。这里的“江乡”可能是指诗人要去的地方。

第三、四句写沿途所见之景:“水逗溪烟急,风鸣木叶凉。”水流冲刷着溪边的云雾,使得烟雾显得更加浓密;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使得气温也显得有些凉爽。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诗人的旅程。

诗人又描绘了更为具体的景象:“密云垂野白,微雨淡空苍。”浓密的大云低垂在田野上,使得整个天空都变得一片白色;细雨轻轻地洒在大地上,使得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灰色。这些景色与前面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景。

最后两句“昏黑山城路,钟声识上方”,则是写诗人在昏暗的山城中行走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知道那是通向上方的山路。这是诗人对自己行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艰辛和挑战,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