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义
【注释】 瓦官寺:在今南京栖霞山,南朝梁武帝曾于此讲经。胜迹:美好的景物。林椒:树木丛生的样子。三径:指隐居者所居的草径。松风:指寺庙里的清风。六朝:东晋至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冶城:即冶城山,在南京市东北。深竹树:指山中茂密的竹林。白鹭带江潮:指诗人站在山上,看见江面上的白鹭随着涨潮而游弋。钟声:指寺庙中的钟声。锁寂寥:指钟声回荡着,使寂静的山谷充满了空灵的声音。 【赏析】
【注释】贤首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郁磷磷: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云流飞壁:指山上的飞瀑。花补断桥:在山上有一座断桥,上面长满了花。竹意:山上长满了竹子。行客:游客。山灵:指山神。惬隐人:满足隐居的人。容:容纳。锡:锡杖,即锡做的法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贤首山秀丽的景色和山中隐者的生活情趣。全诗以山为题,通过赞美山的秀美景色和山中隐者的高洁情操
雨夜泊泾县 注释1:水宿同鸥鹭,平沙晚带船。 在水上住宿和鸥鹭为伴,傍晚时沙滩上停着小船。 - 注释2:山城寒漱浦,溪雨暗蒸烟。 山城寒冷的泉水声洗涤着河滩,溪流中细雨朦胧蒸腾起轻烟。 - 注释3:渔火深秋树,河流浅暮天。 渔人夜晚的灯光映照在深秋的树梢,河水在日暮时分映照着天空。 - 注释4:西风乡思切,千里独依然。 西风吹拂着思念家乡的心情,独自远行的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译文:
长干晓发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 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 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 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注释:清晨从长干起身出发,心中充满欣喜地拥抱着这幽静的事务。我独自在幽深之处行走,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孤独。早晨的钟声响彻云霄,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打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鸡鸣声此起彼伏,似乎也加入了这个早晨的行列
【注释】 振衣辞:抖开衣服,辞去。夙好:早先的爱好。一锡:指和尚用的锡杖(一种行脚僧人所持的法器)。向:往。水逗:水流冲刷。溪烟:溪边的雾气。急:浓密。风鸣:风声阵阵传来。木叶凉: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密云:浓密如盖的大云。垂野:笼罩大地。苍:淡青色。昏黑:天已昏暗。山城:山中小城。钟声:寺庙的钟声。识上方:听钟声就知道是去往上面。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幅雨中行旅图
【注释】 叔坚:指张叔坚,作者的好友。王损仲:作者的朋友王损之。 待月:即赏月。羁人:羁旅之人。 栖鸦:归巢的乌鸦。争树喧:在树枝上相互叫嚷。 涸阴交:指竹影映照在地面上,形成阴暗交错的景象。 灯火射:用灯火照映出的痕迹。苔痕:苔藓的踪迹。 石根:石头的根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描写了仲冬月色和诗人的孤寂心情;后六句写月下的夜景,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开头两句“仲冬何日短
姑孰道中 残月含霜落,城皋晓气苍。 桥横半空出,蹊折断岩妨。 幽漱云根冷,平原草甲香。 峨眉亭下路,江水树微茫。 注释: 1. 残月含霜落,城皋晓气苍:残月如霜,挂在天边,预示着夜晚即将结束,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古城之上,带来了一种苍凉的气息。 2. 桥横半空出,蹊折断岩妨:一座桥横跨在两座山峰之间,仿佛从天空中伸出,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山间的小径则被岩石阻挡,行走其中需小心谨慎。
注释: 西湖:指美丽的杭州西湖。 三竺:指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灵隐山麓。 私托:私下托付。 自往还:自己往来。 肆情:放纵自己的情感。 方水澹:正逢水面宁静。 寻石:寻觅石头。 爱云间:喜爱云层之间。 春气:春天的气息。 调疏柳:使柳树更加疏朗。 抹:涂抹。 远山:远处的山峦。 老来:到了老年。 形渐懒:身体逐渐衰弱。 废跻攀:放弃登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首游湖诗
【注释】 闻:听说。清公:指王弘范,曾任宰相,曾为元朝效力。配:被贬谪。窜:放逐。雷阳:地名,在今江西贵溪县境内,当时属江西省。逾:越过。重岭:重重的山岭。杳冥:深远、幽暗。文蛇:指毒蛇。喷雾:喷出毒液。雕虎:指猛虎。逆风腥:迎风而飞。金锡:指金属制成的武器。更戈白:用白色的盾牌。缁衣缀甲青:穿着青色的衣服,戴着铁甲。慈容时一转:慈祥的神情偶尔显露。怖魔形:恐怖的鬼怪形态。 【赏析】
【解析】 “世事无媒入,青山有分居”意思是世间万事万物都像风一样来来去去,没有什么媒介;只有青山是有意无意的,自有它的位置。“视心闲过日,消夏坐依书”意思是我看着太阳悠闲地从眼前走过,在炎炎夏日里,我靠着书籍来消磨时光。“塔影含风动,江光弄幌虚”意思是塔影随着微风摇荡,江光映在竹帘上,仿佛是虚幻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小亭留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