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豆以为棚,螳螂络丝早。
可怜苦瓠子,蔓杂寒瓜老。
朱颜凋丧乱,使我容鬓槁。
焉能逐车尘,摧眉向舆皂。
腰镰从老圃,日夕瓮共抱。
采葛秋衣轻,以兹谢纤缟。
架豆以为棚,螳螂络丝早。
可怜苦瓠子,蔓杂寒瓜老。
朱颜凋丧乱,使我容鬓槁。
焉能逐车尘,摧眉向舆皂。
腰镰从老圃,日夕瓮共抱。
采葛秋衣轻,以兹谢纤缟。
【注释】
架豆:架豆为篱笆。
螳螂:即螳螂捕蝉,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苦瓠子:苦葫芦,即葫芦。
蔓杂寒瓜老:葫芦蔓上结的葫芦很多,长得又大又老。
朱颜凋丧乱:指容颜憔悴不堪。
焉能逐车尘,摧眉向舆皂:我怎能追随尘土,低头屈服于那些权贵呢?舆皂:古代官服上的皂色,这里指官员。
腰镰:手持农具,即镰刀。
老圃:老年农夫。
以兹谢纤缟:用这些来报答你纤细而洁白的衣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宋徽宗崇宁年间被贬谪后,在郴阳所写。诗人面对荒凉凄清的园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
开头两句写园中的景物。架豆为篱笆,这是常见的农家篱笆,用来防止家禽进入菜田或菜园。这篱笆是用竹条编织而成的,所以称为“架豆”,而架豆旁边还种着许多螳螂,它们正在攀援丝线,忙碌地织网捉食,这两句是说,这些植物已经长得相当茂盛,连架豆和螳螂都已经生长起来,而葫芦却长得很晚,说明葫芦还没有完全成熟。
第三四句写葫芦藤蔓上结出的葫芦很多、很大,但葫芦本身却是又老又空,无法采摘。这里的葫芦是指苦葫芦,即葫芦科中的一些品种,如南瓜、冬瓜等。
五六句进一步描写苦葫芦的外形特征以及葫芦蔓上所结的葫芦。朱颜凋丧乱,使我容鬓槁,这几句是说,由于苦葫芦长得又大又老,颜色又很红润鲜艳,因此显得格外难看,使人的容颜也为之衰老,甚至变得憔悴不堪,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这种苦瓠子的厌恶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七八句则转入正面写苦瓠子的生长过程。焉能逐车尘,摧眉向舆皂,这两句是说,我怎能像车夫那样跟随着车马尘土奔走劳碌,又怎能像车夫一样低头俯首,屈身迎合权贵呢?这两句表明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不卑躬屈膝地迎合权贵,表达了诗人的独立精神和不屈气节。
最后两句则是说,我要用这苦瓠子来报答你纤细而洁白的衣服。这里的“我”就是指作者本人。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