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狭寡隙壤,邻树借乔林。
微暄荫新绿,意足莫相矜。
野卉杂吐花,轻红柔莫任。
可怜十量锦,蹙此山姬襟。
采之欲戴首,䯻小不可簪。
且从儿女笑,吾衰思何深。
灌濯及晨露,常先宿鸟兴。
造物岂劳我,汲汲则安能。

【注释】

⑴“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这是作者与苏轼、苏辙的唱和诗,共有十一首。

⑵湫(jiāo)狭:狭窄。

⑶隙壤:空地。

⑷乔林:高耸入云的树木。

⑸微暄(xuān):微微的暖风。荫:遮蔽。新绿:刚发芽的绿叶。

⑹意足莫相矜:满足于心意,不要互相炫耀。

⑺野卉(pǔ):野花。杂:杂乱。吐花:开放。

⑻轻红:指花色鲜艳。柔:柔和。

⑼山姬襟:指山中的美丽女子,这里指牡丹。

⑽采之欲戴首:摘它想把它戴在头上。

⑾䯻(zhōu):同“绉”,指皱折。

⑿且从儿女笑:姑且跟随孩子们一起嬉笑玩耍。

⒀衰:衰老。思何深:想得多么深远啊!

⒁灌濯:灌溉。及:碰到。晨露:早上的露水。

⒂造物:自然造化。劳:劳累。

⒃汲汲:急忙的样子。则:就。安能:怎么能。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与苏氏兄弟唱和时写的十首咏园中草木之作。诗人以园中的花草为题,抒发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怀。全诗写景细腻而生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开头两句“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和二苏 其二”总括前文,点明本诗的主题。

中间四句写园中植物生长茂盛的景象。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草受到园内树木遮蔽的阴暗之处,以及它们在温暖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刚刚吐出嫩绿的叶芽;又描绘出园内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景象,使人们陶醉不已,而不必去炫耀彼此。这几句诗既描写了园中植物的生长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叹之情。

后四句写园中花卉的繁茂美丽。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牡丹以人的情态,称它为”山姬”,形容牡丹的花朵娇艳如少女的容颜。同时,诗人还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牡丹比作美人,说它”可怜十量锦,蹙此山姬襟”,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朵繁多、色彩艳丽的壮观景象。

结尾六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通过描写园中植物在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诗人用“造物岂劳我,汲汲则安能”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万物生长繁衍过程的感叹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又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