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复树蕙,采采将安之。
遇客讯何来,言从南山垂。
朝曦耀岩户,惠质纷葳蕤。
隐彼无人境,珍重丘壑姿。
凡卉沐春阳,雨露咸所私。
荣光谅有以,霜雪将见疑。
嗟此蕙与荃,含气寂无为。
徘徊待炎德,讵忧见节迟。
伊余慕孤抱,㰖□□薋葹。
错以丹厓土,绮石间瑰奇。
芬芳为君发,信美今在兹。
不遇彼之子,空谷徒逶迤。

【注释】

  1. 滋兰:培养兰花。复:再,再次。
  2. 采采将安之:采集各种草花。将:助词,无实义,与前文“树蕙”相对应。
  3. 南山垂:指南山的山花。垂:垂下,此处形容山花盛开。
  4. 惠质纷葳蕤:蕙兰的芳香四溢。惠质:香气。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5. 隐彼无人境:隐藏于无人烟的地方。
  6. 珍重丘壑姿:珍惜山涧溪谷的自然美。
  7. 凡卉沐春阳:普通的花卉沐浴着春天的阳光。
  8. 雨露咸所私:雨水和露水都是自然的恩赐。
  9. 荣光谅有以:荣耀的光彩一定有其原因。谅:大概。
  10. 霜雪将见疑:雪花和霜冻也许会受到质疑。
  11. 嗟此蕙与荃:感叹这种蕙兰与香荃的价值。
  12. 含气寂无为:蕴含着气息却静静地不发一言。
  13. 伊余慕孤抱:我羡慕这种孤独的怀抱。伊余:我。
  14. 㰖□:一种草名,即蕙草。薋葹:一种草名,即蕙草。
  15. 错以丹厓土:错误地认为这些是丹崖上的石头。丹厓:丹崖,即丹岩或红岩石。
  16. 绮石间瑰奇:绮丽的石头之间藏着奇特的美。绮:美丽的织物。
  17. 芬芳为君发:芬芳的气息为你绽放。
  18. 今在兹:现在在你这里。兹:这。
  19. 不遇彼之子:没有遇到那个孩子。
  20. 空谷徒逶迤:在空荡荡的山谷中徒然曲折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蕙兰来表达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全诗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蕙兰的栽培;第二部分描绘蕙兰生长的环境;第三部分则通过对蕙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树蕙”,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栽培蕙兰。接着以“滋兰复树蕙,采采将安之”两句描写了种植的过程。这里的“滋兰”和“复树蕙”分别指的是培植兰花和再栽种蕙兰,而“采采将安之”则是指采摘并妥善安置这些花草。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植物的细心呵护和珍视。

接下来的“遇客讯何来,言从南山垂”两句描述了诗人与来访者的交谈内容,询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得知他们是从南山那边来的。这既展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他对访客的尊重和关心。

接下来的内容则转入主题的核心:“朝曦耀岩户,惠质纷葳蕤。”诗人描绘出清晨阳光照耀在山门的情景,以及蕙兰芬芳四溢的景象。这里,“朝曦”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岩户”则代表了坚固和稳定。而“惠质纷葳蕤”则进一步强调了蕙兰的香气浓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美丽的外观。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诗人对蕙兰生长环境的感慨:“隐彼无人境,珍重丘壑姿。”诗人感叹这种蕙兰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地方,珍惜它的自然之美。这里的“无人境”既指自然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

最后的部分则转向对蕙兰本身的赞美:“凡卉沐春阳,雨露咸所私。”诗人指出,无论是普通植物还是蕙兰,都在享受春阳和雨露的滋养。这里的“雨露咸所私”既表明了自然界的公平无私,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蕙兰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同时,诗人通过对蕙兰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