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晋处士,抗志薄高轩。
饮酒远自托,行吟归故园。
翔鸟不受弋,焉能入尘樊。
伊余慕遐躅,秉耒耕北原。
顷豆既时穫,白露浩以繁。
西行过彭泽,叹息望江村。
古柳巳零落,翳翳见柴门。
此中宜有人,清风出城垣。
往哲不可作,空山耀朝暾。
【注释】彭泽:指晋代陶渊明的故里,在今江西九江附近。晋处士:晋朝隐士。陶侃(kǎn):字士行,东晋政治家、军事家,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高轩:高车。抗志:立志不屈。远自托:远去投靠。归故园:回到老家。翔鸟不受弋(yì):高飞的鸟儿不会被网住射杀。焉能入尘樊(fán):怎么可以进入尘世的纷扰中。遐躅(zhú):遥远的足迹。秉耒(lěi):拿着农具。北原:北面的原野,泛指家乡的土地。顷豆:一种豆类作物。时穫(huò):及时收获。西行:向西行走。彭泽:陶渊明的故乡,在江西上饶。叹息:长叹。江村:指江边的村庄。古柳:指岸边的柳树。零落:凋零。翳(yì)翳:隐约的样子。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此中:这里。宜:应当。清风:清风吹拂的声音。空山:空旷的山谷。耀:照射。
【赏析】《过彭泽》,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这是一首借陶潜归田躬耕的诗,表现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归隐田园的思想。首二句写诗人从官场上退下来后,过着隐居生活。三、四句写陶渊明虽然退隐,但并不忘怀世事,仍然关心国家大事,他仍希望有贤人出现,为国效力。五、六句写陶渊明躬耕田野,心情舒畅,与大自然相亲相近。七、八句写陶渊明归隐后,看到荒凉冷落的江村景象,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同时也抒发出对仕途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