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知我眠不得,二月山城无杜鹃。
薄醨一斗酤自饮,倾壶浊若蛙行田。
抛樽岸帻过阿七,忽闻嘈嘈鸣暗泉。
甑傍香作杏花雨,缸底声回歌女弦。
酒师操瓢拊床笑,馋客窥瓮糟中眠。
子钱思脱闺妇珥,涂曲流杀诗人涎。
自我幽忧罢沉饮,累月枯坐辞觥船。
逃名每从卖浆友,佞佛时醉声闻禅。
听君槽头新酿滴,思与稽阮相流连。
知君不惜携百斛,酌我三树梅花前。

【译文】

春风知道我不能酣眠,二月的山城没有杜鹃啼。

薄酒一斗自斟自饮,倾壶浊酒如同蛙行田畴。

扔下酒杯头巾拂肩过阿七,忽闻嘈嘈鸣响泉水声。

甑旁香气飘起杏花雨,缸底回旋着歌女弦声。

酒师拿着瓢拍打拍床笑,馋客窥看瓮中糟醉如泥。

子钱想脱去闺妇耳珥,涂曲流杀诗人涎。

自我忧愁罢沉饮,累月枯坐辞觥船。

逃名常从卖浆友处,佞佛时醉闻声禅。

听君槽头新酿滴,思与稽阮相流连。

知君不惜携百斛,酌我三树梅花前。

【注释】

闻七弟槽头酒声戏为短歌:闻七的弟弟在槽头酿酒时传来酒香,作者便写一首短歌来戏作。

东风:春风。

无杜鹃:山城的春天没有杜鹃鸟。

薄醨(fǔ):薄酒、淡酒。

沽自饮:自己买来饮用。

倾(qǐng)壶:倾斜酒壶。浊若:像……一样浑浊。

抛樽:把酒壶扔出去。岸帻(zé):撩起头巾。过阿七:过到七弟那里去。

嘈嘈:象声词,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

甑傍:甑旁边。甑是古代一种盛放饭食或粮食的器具,用来比喻酒香扑鼻。

香作杏花雨:酒香好像杏花雨一般。

缸底:形容酒的清澈和深沉。

声回:声音回旋。歌女弦:指歌声婉转动听。

操:拍。

馋客:贪馋的人。

子钱:指钱财。子,通“资”。

涂曲:涂改的曲子,指民间歌曲。流杀:使……陶醉。

自我:指自己,这里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幽忧:忧愁深重。罢沉饮:停止饮酒。

累月:连续几个月。枯坐:枯坐着。辞觥船:拒绝喝酒。

逃名:逃避名利。卖浆友:卖酒为生的朋友。

佞佛:迷信成癖,迷恋佛教。声闻:听到什么消息。

稽阮:指晋代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稽,同“嵇”,指嵇康;阮,指阮籍。相流连:在一起欢聚。

知君:知道你的意思。不惜:不吝惜。携百斛:携带着百斛酒。

三树梅:三株梅花树。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朋友家听到其兄闻七的牛槽边传来阵阵酒香,于是写了这首短歌以戏之。首句即点明时间,说明春眠难成。第二句以”无”字突出山城春寒,杜鹃不啼的特点,渲染了山城特有的清寂氛围。第三句用”薄醨一斗”四字描绘出诗人对美酒的渴望以及因不能畅饮而自斟的无奈。第四句将诗人自斟自酌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第五句则以”倾”字写出诗人自酌的情态,形象地勾画出诗人喝得烂醉如泥的可笑模样。第六句用”抛樽”两字写尽诗人醉酒的神态,既表现出他酒量惊人,又流露出他对这美妙酒香的喜爱之情。第七句以”喧嘈”二字描绘出溪涧泉声的悦耳动人,表现了诗人沉醉在美酒佳音之中的愉悦感受。第八句用”甑傍”两字写尽了酒香沁人心脾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舒畅愉悦。第九句则以”歌女弦”两字描绘出了那悦耳的歌声,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沉浸在美酒佳音中的陶醉心情。第十句写酒师拍打酒桶,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有笑声传出,令人捧腹大笑。第十一句写那些贪吃贪玩的人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糟,他们醉醺醺的样子十分可爱。第十二句则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出诗人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感到愁苦不堪的心情。最后一句写诗人在朋友家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直到深夜才告辞回家。全诗语言通俗易懂,风格质朴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运用口语的特点。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小品诗,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