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车隆隆,填我东门道。
高衢贵人居,华轩夹羽葆。
道傍轻薄儿,罄折共颠倒。
奈何曲巷士,支户蓬不扫。
沉饮非世情,浩歌伤怀抱。
袖中一卷书,众毁言不好。
衰兰在幽谷,不随群植槁。
丈夫悲有怀,埋没同秋草。
感秋十二首
其一
晨光破晓日车鸣,东门道路已填平。
高衢贵人居高楼,华盖羽葆夹道旁。
道旁轻薄儿嬉戏,纷纷扰扰共喧哗。
奈何曲巷隐士人,门户紧闭不扫尘。
沉饮非世情所喜,浩歌伤怀悲身世。
袖中一卷古书卷,众人毁言皆不好。
衰草在幽谷自生,不随群植成枯萎。
丈夫有志忧天下,隐居山林同草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以“感秋”为题,通过观察和体验,描绘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现实的追求。
首句“日出车隆隆”,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车马喧嚣景象,暗示了社会的纷扰和人生的无奈。次句“填我东门道”,则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压力和人生的困境。接下来的句子,则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感叹道:“高衢贵人居高楼,华盖羽葆夹道旁。道傍轻薄儿嬉戏,纷纷扰扰共喧哗。”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繁华与冷漠,以及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诗人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接下来的诗句:“奈何曲巷隐士人,门户紧闭不扫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虽然社会充满了诱惑和压力,但他仍可以选择做一个隐士,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
诗人还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第三句“衰草在幽谷自生,不随群植成枯萎。”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而最后一句“丈夫有志忧天下,隐居山林同草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和担当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虽然他选择隐居,但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而是希望通过隐居的方式更好地关注社会、关心民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人生感慨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观。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