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辛夷尽,三吴上己行。
长亭一分手,今夜若为情。
风雨添离思,莺花媚去旌。
春流伍胥庙,芳树阖闾城。
君自忘游子,人多重客卿。
金樽偏满座,玉局每连枰。
邓尉山英晚,贞娘墓草生。
凄其违出处,能不念浮名。
北极尊枢辅,南方罢甲兵。
天涯此相送,鸿雁共宵征。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题“上己送信弦弟入吴门时将北行”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诗人在二月辛夷尽的时候,与信弦弟一起进入吴门时,他即将北行的情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及相应的译文:
注释:
- 上己 - 古代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是祭祀神灵的日子。
- 信弦弟 - 可能是诗人的弟弟,信弦是他的字或别名。
- 入吴门 - 进入吴地的城门,吴门即吴国的都城,这里指苏州。
- 时将北行 - 表示诗人即将离开前往北方。
- 二月辛夷尽 - 描述的是农历二月,辛夷花已凋谢,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 三吴上己行 - 指的是三月初三的吴地上巳节,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
- 长亭一分手 - 长亭是古代离别之地,一分手意味着分别。
- 今夜若为情 - 今天晚上如果是为了感情而分开的话。
- 风雨添离思 - 风雨天气加剧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 莺花媚去旌 - 莺歌和花朵似乎都带着离别的悲伤离去。
- 春流伍胥庙 - 春天的江水流淌过伍子胥的庙宇。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曾因忠诚而被楚平王所害,死后被尊奉为忠臣。
- 芳树阖闾城 - 春天的树木生长在阖闾城的周围。阖闾是中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 君自忘游子 - 诗人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游子身份,可能是指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人多重客卿 - 人们更加看重客卿的地位和才华,可能是指诗人在外的成就和影响。
- 金樽偏满座 - 金樽中酒液已经斟满了。
- 玉局每连枰 - 棋盘上的棋子已经摆成连珠状。
- 邓尉山英晚 - 邓尉山是一处风景名胜,山上的梅花盛开得晚且美。
- 贞娘墓草生 - 指的是一位贞洁的女士的墓地上,新长的草开始生长。
- 凄其违出处 - 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和无奈。
- 能不念浮名 - 不能不想着这些虚名和地位,可能是因为诗人在考虑自己的未来和名声。
- 北极尊枢辅 - 北极星作为导航的标志,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目标。
- 南方罢甲兵 - 南方不再需要战争和武装。
- 天涯此相送 - 在天涯海角互相送别。
- 鸿雁共宵征 - 大雁一同在夜空中飞翔,象征着远方的旅行。
译文:
在这个二月辛夷落尽的季节,我们一起去吴门参加上巳节的庆典。在长亭边我们告别,今晚分别或许都是为了情感的纠葛。
风雨增加了我们的离愁别绪,就像莺鸟和花开也带着离别的悲伤离去一样。春水流淌经过伍子胥的庙宇,芳草覆盖在阖闾城的周围。
你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游子的身份,人们都更看重那些有才能的客人。金樽里的酒已经满了座位,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连成了一线。
邓尉山上的梅花开得晚且美丽,贞娘的坟墓上的草已经开始发青。我对你的离别感到凄凉,怎能忘记这浮华的名利?
北方的高星照耀导航,南方的战争已经停止。在这天涯海角的地方,我们相互送别,就像鸿雁一样在夜空中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哀伤和不舍。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辛夷、伍子胥、阖闾等历史人物和景物,都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