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神仙令,抽簪雅自宜。
谁堪腰下组,易取涧头芝。
沧海尘初起,乾坤坠可疑。
罢官当不悔,弹事实相知。
搔虱山公绝,求羊二仲私。
田园彭泽菊,归思习家池。
投劾身将隐,忧时鬓渐丝。
丹砂怀句漏,香草握江蓠。
旧德含群有,弘文寿两仪。
伴琴惟鹤在,脱舄只凫随。
关尹留𥅆老,匡人厄孔尼。
且凭千日酒,为尽手中卮。

毛槐眉明府罢官将还竟陵赋诗十二韵送别兼以为寿

自昔神仙令,抽簪雅自宜。

谁堪腰下组,易取涧头芝。

沧海尘初起,乾坤坠可疑。

罢官当不悔,弹事实相知。

搔虱山公绝,求羊二仲私。

田园彭泽菊,归思习家池。

投劾身将隐,忧时鬓渐丝。

丹砂怀句漏,香草握江蓠。

旧德含群有,弘文寿两仪。

伴琴惟鹤在,脱舄只凫随。

关尹留𥅆老,匡人厄孔尼。

且凭千日酒,为尽手中卮。

注释:

  1. 自昔神仙令: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神仙。
  2. 抽簪雅自宜:拔出玉簪(象征官位)是雅致的事情。
  3. 谁堪腰下组:谁能够接受腰下束着的权杖?
  4. 易取涧头芝:容易得到山涧中的灵芝。
  5. 沧海尘初起:大海中的尘埃刚开始飘起。
  6. 乾坤坠可疑:天地间似乎要坠落。
  7. 罢官当不悔:被免职也应当不后悔。
  8. 弹事实相知:弹奏乐器可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
  9. 搔虱山公绝:用手挠痒痒(比喻摆脱世俗束缚)。
  10. 求羊二仲私:寻找山羊(喻指隐居生活),私心(比喻自己的欲望)。
  11. 田园彭泽菊:指陶渊明的田园诗《彭泽县令辞》。
  12. 归思习家池:思念家乡的池塘。
  13. 投劾身将隐:辞去官职打算隐居。
  14. 忧时鬓渐丝:担忧国家大事而忧虑发白(喻指年老)。
  15. 丹砂怀句漏:用丹砂填充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6. 香草握江蓠:把香草放在江边(比喻隐居生活)。
  17. 旧德含群有:古代有德行的人(指孔子)。
  18. 弘文寿两仪:弘扬文化使天地和谐。
  19. 伴琴惟鹤在:只有鹤陪伴在身旁。
  20. 脱舄只凫随:脱掉鞋子跟着水鸟一起飞。
  21. 关尹留𥅆老:关尹子(老子)留下《道德经》等经典著作。
  22. 匡人厄孔尼:匡人被困于困境(指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
    赏析:
    这首诗是毛岳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在退休后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全诗共十二句,每一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第一句“自昔神仙令”,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就被认为是神仙,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种向往可能源于他对自然的崇拜,也可能是他内心的一种寄托。
    第二句“抽簪雅自宜”,诗人表示拔去簪子是一种雅致的行为,这暗示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他宁愿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自由。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他在官场上受到了挫折,也可能是由于他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
    第三句“谁堪腰下组”,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够接受腰下束着的权杖(象征官员的身份地位)。这暗示了他对权力的反感,以及他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易取涧头芝”,诗人表达了一种轻松的心情,他觉得在山涧中找到灵芝是一种容易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他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或者他对自然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隐居后的生活状态。他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受到世俗的束缚。他享受着田园生活,思念着家乡的池塘,甚至想要辞去官职隐居山林。这些描述都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于自然的无比热爱。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未来。他表示自己并不后悔辞职,反而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愿望,那就是摆脱世俗的欲望,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毛岳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