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萧萧吊介推,尚惊滕六殿春回。
应知刘阮多仙骨,瑶岛风吹绛雪来。
【注释】
萧萧:形容雨声。刘阮:指晋时隐士刘伶、阮籍,二人常饮酒而醉,后人因此称他们为“刘阮”。仙骨:仙人的骨骼,多指超尘拔俗之体。瑶岛:神仙居住的地方。绛雪:绛红色的雪花,古人认为有吉祥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和竟陵毛槐眉明府禁烟后看带雪桃花戏赠五首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通过描写刘阮等人,表达了自己对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微雨萧萧吊介推,尚惊滕六殿春回。
应知刘阮多仙骨,瑶岛风吹绛雪来。
【注释】
萧萧:形容雨声。刘阮:指晋时隐士刘伶、阮籍,二人常饮酒而醉,后人因此称他们为“刘阮”。仙骨:仙人的骨骼,多指超尘拔俗之体。瑶岛:神仙居住的地方。绛雪:绛红色的雪花,古人认为有吉祥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和竟陵毛槐眉明府禁烟后看带雪桃花戏赠五首中的第四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通过描写刘阮等人,表达了自己对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如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此诗首联写建昌城的景色;颔联写城破之后百姓流离失所;颈联写秋菰露下,野鹤悲鸣的凄凉景象;尾联写士卒疲惫不堪,前路难行。 【答案】 译文: 白水横架在官道上,青山环绕着这座废弃了的城池。 残余百姓百战之后已经尽数死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人的情感。“香”是这首诗的中心词,也是全诗的线索;全诗围绕着“香”,写了种香、卖香,以及自己对香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 “种香来合浦,应卖馆陶家”,写种植香料的产地和目的。合浦县盛产奇香异草,故人称“香郡”。这里以“合浦”代指“香郡”。种香来卖给“馆陶人家”。馆陶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市。所以本句的意思是:我在合浦种植香料
【译文】 清晨时分的明月,伴着初升的星星。 珠兰香气在晨曦中未完全散去。 碎金般的花瓣沾在头发上,冷玉般的叶片点在楸树纹上。 沉水香幽幽地相和,鸡檀木香味减弱不再听闻。 夜晚月光下珠兰散发的芬芳,令人神往。 交甫采得的灵芬令人陶醉。 【注释】 1. 四首次羡门韵:指王维诗中的“遥怜故园菊”一诗,以四声为次第,取第一字韵部与“羡”韵相合,故称。 2. 明月晨星傍:指诗人对珠兰的喜爱之情犹如明月
【注释】 鱼目:即珠兰。潇湘上,指在湖南一带的洞庭湖上。何人:有谁。 歌翻:歌声高扬。堪入串:可以编成歌曲或乐器伴奏。暑退:夏季热退,天气凉爽。为招凉:以凉爽来招引人们。徽蚌:即珍珠蚌。光幽操:光彩柔和,如乐曲般优美。璇玑:指天上的北斗星。绣国香:比喻香气浓郁,如锦绣般精美。文露:花叶上的水珠。的皪(duò):明亮的样子。报秋瀼:像秋天的露水一样晶莹透亮。 【赏析】 《咏珠兰四首次羡门韵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敷文研山红紫牡丹种甚佳各赋一诗:这句话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暗示了诗人对牡丹种植的赞赏。这里的“敷文”可能指的是一位文人或者园艺师,而“研山”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这个地方(研山)看到了非常美丽的红紫色牡丹,因此赋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研山台上卉,颊黛弄芳菲。国色深含醉,花神浅赐绯。:这句描述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其中,“研山”是地点
这首诗的译文为: 篱笆遮住了樵夫的小道,古老的藤蔓缠绕在门前。 进门后只能看见竹子,打扫干净后却遇到了和尚。 炉灶上的茶香飘荡在余烬之中,采菱人划船时波光闪闪。 渔家堤柳外夕阳斜照,渔船上挂着鱼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首句“篱落遮樵径”,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闲适。第二句“林扉缠古藤”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环境。第三句“入门唯见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这首诗是咏物诗,以“珠兰”为题,描述了珠兰的美丽与香气。 首联“沐芳长在侧,形秽愧当前。”描绘了珠兰花常伴左右,但自己却感到自卑。 颔联“委佩累累湿,流黄瑟瑟鲜。”形容了珠兰的花苞像佩饰一样层层叠叠,颜色鲜艳如流黄。 颈联“清芬堆钏粟,暗麝著秋烟。”用“堆”和“著”两个词来形容珠兰花香的浓郁,如同珍贵的玉器上堆积的珍珠,而其芳香则像是秋天的烟雾一般,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尾联“欲采巴人句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佳果来江市,殷红出上栏。" - 解释:这两句描绘了江边市场上的水果色彩鲜艳,特别指出的是樱桃(“佳果”即指樱桃),其色泽殷红,光彩夺目。 - 译文:在江边的集市上,最吸引人的果实是鲜艳的朱樱,它那殷红的色泽如同从高高的栅栏上掉落一般引人注目。 - 关键词:佳果、江市、殷红、上栏(象征性地描绘出朱樱的颜色和高度) 2. "虚言樊素口,空照赤瑛盘。" - 解释
蚕豆荚 麦垄鲜初撷,田家味正长。 煮分蒸术火,嫩入点茶香。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 馋夫和汁啖,釜泣笑陈王。 注释: 1. 麦垄鲜初撷:指在麦田里采摘新鲜的蚕豆荚。 2. 田家味正长:表示蚕豆的风味随着季节的增长而愈发浓郁。 3. 煮分蒸术火:用水煮或蒸的方法烹制蚕豆。 4. 嫩入点茶香:将煮熟的蚕豆加入茶叶中,使茶带有蚕豆的味道。 5.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描述蚕豆荚在春天的末尾开放
【注释】: 又:指《咏玫瑰》。佳丽花王匹,俱传出魏宫——指唐玄宗时宫廷中栽培的名贵玫瑰。佳丽花王匹,指唐玄宗时宫廷中栽培的名贵玫瑰。 玫瑰嫌黯淡,阿阁让玲珑——指唐玄宗时宫中种植的玫瑰,因色彩暗淡,所以被贬谪出宫,而其他品种则被封在华丽的宫殿里。 一品神仙服,三春禁院中——指唐玄宗时宫廷中的玫瑰,因其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而被誉为“仙人”之服。 堪持拟飞燕,袅娜避微风——形容这些玫瑰娇艳欲滴
红两参差六出新,武陵洞口己深春。 自怜身是迷津客,那许阳春和郢人。 注释:红两参差是指梅花的繁枝密叶中,红梅与绿萼梅交相辉映,显得色彩斑斓;六出新指的是雪花纷纷扬扬,如同玉屑纷飞;武陵洞口己深春指的是春天已经到来,但武陵山中的洞口仍然深冬未融,依然寒冷;自怜身是迷津客指的是自己像迷路的渔夫一样,身在迷茫之中;那许阳春和郢人指的是哪里需要自己的帮助,就像郢州(今湖北省江陵县)需要我的援手一样。赏析
【注释】 再和五首 其一:再,即第二次。 清明时节:清明节时。 雪飞花:雪花飘落如同花朵一样。 红映钱唐:红色映照着钱塘(古郡名,今浙江杭州)的景色。 小小的家:指女子。 可是朱颜易零落:然而红颜易逝。 更教靧面作铅华:更让搽粉打扮的女子如铅华般失去光彩。 【赏析】 《再和五首》是诗人与友人的酬和之作,其中第一首为和诗之始。此诗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雪花纷纷扬扬、飞落似花瓣的图景
【注释】 禁烟: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寒灰:炉中余火,比喻已过世的人。仙吏:指诗人自己。寻芳:寻找美景。踏霰来:冒着雪花走来。倘:假使;如果。和靖:范成大字安仁(1126~1193),北宋末南宋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墓:坟墓。乱红:落花。猜作:错认为。 【赏析】 首句“禁烟”即端午,点明了题旨。次句写景,湖上寒灰,说明时值端午。三句写人,仙官寻芳,踏雪而至。四句写情,借酒浇奠
绿杨芳草未残红,春满江南积素中。 欲把仙姿比潘令,朱衣传粉拭东风。 注释:绿杨和芳草还未凋零的红花,春天已经洒满了整个江南大地,就像积累在素色的布匹中一样。我想要把这样的美丽与潘安(潘岳)的美貌相比,用红色的衣衫传递桃花的香气,为春风拂过的东风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在烟消云散之后,作者在西泠桥上欣赏着带雪的桃花,并戏谑地赠给毛槐眉明府五首诗。在诗中
【注释】寒食:清明节。玄都观:唐代长安城西的一座道观,相传是老子曾居住的地方。谢女: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之妻鲍照之妹鲍令仪。庭中絮:指庭前的槐树花。玄都观:即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的终南山麓楼观台。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寄慨之作。作者通过描写玄都观中的槐花飘落,以暗寓对权贵们的蔑视和讥讽,表达了自己不趋附权贵,保持高洁品质的志向。首联点明题旨,写在寒食节这天,诗人来到长安城的西郊观赏盛开的桃花
【注释】: 禁烟:旧时农历二月二日为春社日,民间禁火。看带雪桃花:指桃花盛开,花枝如带雪。寄语:嘱托、嘱咐。看花众君子:泛指游赏的士人。何人:谁。皓首:白发。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对看花的士人发出“何人”的疑问,希望其能有所作为,不要在长安白白地老去。 全诗如下: 芳郊禁火尚余寒,仙吏行春湖上看。 寄语看花众君子,何人皓首入长安。 【注解】: 芳郊:即郊外。禁火:古代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