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声中催纺纱,木家花杼遍邻家。
独有侬家无纺织,偏唤双鸦去卖花。
促织声中催纺纱,木家花杼遍邻家。
独有侬家无纺织,偏唤双鸦去卖花。
注释:
①海上竹枝词:一种在民间流行的地方民歌,多以七言诗的形式写成,内容大多反映渔民和农村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②木家:指女子家庭,即女子的家。
③“偏”意为“偏偏”。
赏析:
这首诗是《海上竹枝词十三首》中的第九首,描绘了一幅繁忙而热闹的市井生活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普通的女性家庭的日常活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促织声中催纺纱”一句,诗人以“促织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了一种安静而又忙碌的氛围。这里的“促织声”可能指的是蟋蟀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被用来表达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繁忙。而“催纺纱”则是指催促女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织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女人们的忙碌场景,也暗示了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和责任。
“木家花杼遍邻家”一句,则是对女人们织布的场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里的“木家”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家庭,而“花杼”则是指女人们手中的织布工具。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编织着布料的情景。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勤劳和智慧,也展现了她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精神。
“独有侬家无纺织”一句,则是对女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反讽。这里的“侬家”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其他女性家庭的代称。而“无纺织”则是指她们家中没有男劳动力可以参与纺织,这可能是因为家庭贫困、缺乏男劳动力等原因。然而,尽管她们的家庭条件有限,但她们仍然坚持劳作,努力维持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女人们忙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反讽的方式,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理解。这种手法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诗歌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