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竹萧萧青十寻,疏廊如到碧山岑。
题诗石上无人和,惟有山禽伴苦吟。
长廊
梧竹萧萧青十寻,疏廊如到碧山岑。
题诗石上无人和,惟有山禽伴苦吟。
注释:
长廊:指长廊上的景致。梧竹:指长廊两边的梧桐树和竹子。萧萧:形容声音凄凉、空寂。青十寻:长廊长达十寻(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疏廊:稀疏的长廊。碧山岑:青翠的山峰。
译文:
长廊两边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和竹子,它们排列整齐,郁郁葱葱,高耸入云。长廊仿佛通向了远处的青山,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在石头上题下诗句后却没有人回应,只有山中的鸟儿陪伴着苦苦吟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廊两侧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内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诗人以“长廊”为引子,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长廊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和竹子,它们排列整齐,郁郁葱葱,高耸入云。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青山,用“碧山岑”一词来形容它青翠欲滴、高不可攀的特点。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青山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同时,“如到”一词的运用,又带有一种梦幻般的意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诗人在石头上题下诗句后却没有人回应,这种孤独感和无奈之情跃然纸上。然而,正是这种无人回应的寂寞和孤独,反而让诗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和希望。
诗人转而描绘了山中的鸟儿们欢快地歌唱和嬉戏的情景。这些鸟儿们似乎在为诗人加油鼓劲,陪伴着他度过这段孤独的时光。同时,它们的歌声也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动力。
这首诗通过对长廊、青山、鸟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痛苦,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