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苔深卧辟邪,清宵一曲醉流霞。
高歌击碎珊瑚树,散作玄都万树花。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词。“游仙词”一般多写天上仙境,作者却选取了人间的石磴苔痕和仙人醉后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全词以“卧辟邪”“清宵一曲”“高歌击碎”“散作玄都”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石阶上卧着,听着潺潺的流水声,陶醉于那美妙的乐曲之中。夜深人静,他高声高唱,歌声震天,把山石上的“珊瑚树”也震得粉碎,而那美妙的声音也随之散开,化为满山遍野的花朵。
【答案】
译文:
我躺在石磴上,听着水声潺潺,沉醉于美妙的乐曲之中。夜深了,我高声高唱,声音传遍山谷,连山上的珊瑚树都被震碎了。我唱完最后一句,那美妙的歌声便化作满天的花朵飘洒下来。
注释:
辟邪(bìyé):传说中的神兽名。
流霞:指酒。
高歌击碎珊瑚树:形容歌声高亢激昂。
散作玄都万树花:意指歌声传遍了整个山谷,化成无数花儿,遍布整个山谷。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词的起韵为“卧”字。这四个字既写出了词人卧在石磴上的状态,又点明这是在夜晚,而且是在清幽的山林中,环境幽清宁静,词人的心也随之宁静下来。“卧”字在这里有多重涵义。一是说词人正安然地躺着,二是说词人在听泉声,三是说词人正在欣赏这幽雅的环境。“卧”字下得自然贴切,不费力气,却又意味深远,使人感到词人的心境十分闲适、超脱。接着用“清宵一曲”四字描写词人所处的时间是深夜,而且是在一个清幽的夜晚,因此能听到泉水的潺潺声和悦耳动听的曲子。这一句中,“清宵一曲”是重点,它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又写出了时间的清早,更显出词人心情的闲适。
“高歌”,指大声地唱。“击碎珊瑚树”,是说声音之大,连树上的树木都能震得粉碎。“散作玄都万树花”,是说声音传得很远,化作无数的花瓣在空中飘散。“玄都”,即道家的“太虚”。《列子·黄帝》篇说:“黄帝游于华阳之上,合灵龟九首人面鸟身曰大乐神君。”《抱朴子内篇·微旨》:“今观夫天地之间者,莫不有太素之体。”这里“太虚”泛指广大无边的空间。从“散作玄都万树花”一句来看,词人似乎已经飞升到了太虚之中,与万物同乐。这种境界,多么令人向往!
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