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向江开,江风动林薄。
幸有数垂杨,映门似帘羃。
【注释】
柴门:柴木做的门。向:对着。向,动词。
向:面对。
林薄:树林。
幸:有幸。
垂杨:杨柳。
羃(xié):形容树枝下垂的样子。
【赏析】
《淳化阁帖》卷十收有王维的《淳湖诗》,此首为其中之一。全诗写景,以风动林薄、垂杨映门来表现淳湖之景。前两句写淳湖之景,后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从整体上看,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第一层(首二句):开篇即写淳湖景色之美,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向”字写出了淳湖水面开阔的特点。“柴门”,指简陋的门,这里代指诗人的居所,也写出了淳湖的宁静与淡泊,不与世争。“江风”二字,写出了淳湖的静谧和幽雅。“动”,是说微风吹过,树木摇曳。“林薄”,指茂密的树林,用“薄”来形容林子稀疏,给人一种恬淡、清幽之感。
第二层(三、四句):写垂杨树在春风中摇曳,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淳湖增添了几分生机。“幸”字写出了垂杨的幸运,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淳湖才显得更加美丽。“数”,数量词。“垂杨”,指的是垂柳。“映门似帘羃”,这一句将垂杨比喻成垂帘,形象地描绘出了垂杨柳枝在风中的摇曳姿态,仿佛是垂帘一般。“羃(xié)”字描写出垂杨柳枝随风飘扬的样子,形象生动。
此诗通过描绘淳湖美景及垂杨柳的美丽姿态,展现了淳湖独特的自然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让人陶醉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