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须儿,痛饮说平生。
一诺拔剑去,不告主人名。

【注释】

杂诗其十一:杂诗,指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杂诗》;“杂诗”是说内容杂乱。

□须儿:唐代诗人李白的号。

痛饮:痛快地饮酒。

平生:一生的经历与遭遇。

一诺:一个诺言。

拔剑:拔剑而出。

不告主人名:不告诉主人是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侠义行为的小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俊朗。

“道逢李白,痛饮说平生。一诺拔剑去,不告主人名。”这是第一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建与李白交谊很深,曾写诗赞美李白:“酒后胸中无一事,题诗留待五更风。”李白在长安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并得到唐玄宗赐给的金放还山。然而,他并不因此而得意忘形,反而更加狂放不羁,经常在长安街上醉酒吟诗,有时还和歌女们一起喝酒作乐。这几句诗,就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

李白来到王建家,两人便痛痛快快地喝酒,畅谈人生经历和志向。这时,李白脱口而出:“我有一个诺言,我要拔剑而去!”说完,就拔出剑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白为什么要拔剑而去呢?原来,李白在长安时结识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因为犯了罪而被捕入狱。李白为了帮助他,就答应替他出逃,但他却没有告诉主人的名字。现在,李白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告别朋友,离开家乡了。

李白的这一举动,虽然出人意料,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是十分正常的。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常常不惜冒险犯难。所以,王建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只是感叹地说:“我和你一样,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时代特色。通过描绘李白的豪迈气概和侠义精神,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同时,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例如,“痛饮说平生”一句,就把李白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描绘得淋漓尽致;“一诺拔剑去,不告主人名”一句,则把李白的行为举止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