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残黄菊未飞香,夜卧寒山白祫凉。
伏虎道场云树合,雪堂题壁薛萝长。
澄潭月出空群品,退院花深隐上方。
此际尘襟更无染,僧寮茶到不须尝。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禅意的诗,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秋残黄菊未飞香(秋天的菊花已经凋零,香气不再)
夜卧寒山白祫凉(在寒冷的山上,我独自一人躺在那里,感到一丝清凉)
伏虎道场云树合,雪堂题壁薛萝长(在伏虎寺里,云和树木似乎融为一体;我在雪堂的墙壁上题写了诗句,薛萝长得很长)
澄潭月出空群品,退院花深隐上方(清澈的潭水映衬出月亮的形状,就像一群没有形状的物体;我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它们深入到上方的高处)
此际尘襟更无染,僧寮茶到不须尝(在这个时刻,我的心灵更加洁净,僧人煮的茶也不需要品尝)

注释:

  • 秋残黄菊未飞香:秋天的黄花已经凋零,没有香味。
  • 夜卧寒山白祫凉: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我感到一阵凉爽。
  • 伏虎道场云树合,雪堂题壁薛萝长:在这伏虎寺里,云和树好像融合在一起;我在雪堂的墙上写下了诗句,薜萝生长得很茂盛。
  • 澄潭月出空群品,退院花深隐上方:清澈的潭水映出月亮的形状,像无数没有形状的物体;我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它们深入到上方的高处。
  • 此际尘襟更无染,僧寮茶到不须尝:在这个时候,我的心境更加洁净,僧人煮的茶也无需品尝。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子服和尚的,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伏虎道场”指的是杭州灵隐寺附近的伏虎寺,而“雪堂题壁”则是指灵隐寺内的雪堂。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述秋天景色的变化和夜晚的感受,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诗中的“伏虎道场云树合”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和树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画面。而“退院花深隐上方”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境界。最后一句“此际尘襟更无染”,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净土。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体现了他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