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芒鞋七尺筇,不知何处见千峰。
空山落叶经行地,永夜哀猿入定钟。
浩浩春流孤月动,纷纷晴壑野云封。
寻师问道无人识,相对寒岩石上松。

赠千峰和尚

  • 一量芒鞋七尺筇,不知何处见千峰。
    【注释】:量,即量度,比喻测量。七尺筇(rōng),指僧人常用的手杖。筇竹是佛教中的一种植物,常用来做僧人们的手杖。千峰指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这里用“一量”形容僧人的行踪不定、到处游历。【赏析】: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千峰和尚游历各地,不拘泥于一处修行生活的赞赏。
  • 空山落叶经行地,永夜哀猿入定钟。
    【注释】:空山:寂静的山间,通常有鸟兽出没的地方。落叶:指秋天的树叶。经行地:经过的路上。哀猿:悲哀的猿声。入定钟:指夜晚敲响的佛钟。【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千峰和尚在空旷的山林中行走的画面。他的身影在落叶铺满的小路上显得孤独而坚定。夜幕降临时,哀猿的啼叫声似乎也随着他的心绪变得深沉起来。而那悠扬的钟声,仿佛是千峰内心宁静的写照。
  • 浩浩春流孤月动,纷纷晴壑野云封。
    【注释】:浩浩:广大的样子。春流:春天的流水。孤月动:独自映照在水面上的月亮。晴壑:晴天的山谷。野云封:被云雾遮盖的山峰。【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水画卷。浩浩春流与孤月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而晴壑中的野云则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变幻莫测的感觉。
  • 寻师问道无人识,相对寒岩石上松。
    【注释】:寻师:寻找老师。问道:向别人请教问题。无人识:没有人理解。相对:面对面地交谈。寒石:冷峻的石头。【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虽然四处求学,却始终找不到真正懂得自己的人。最终只能选择与寒石上的松树为伴,以此来安慰自己的心灵。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回应,也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
  •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千峰和尚的描绘,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一量芒鞋”、“七尺筇”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