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烽燧每惊闻,十亩溪田废晚耘。
何地渔樵堪寄迹,不教猿鹤怨离群。
同时国士哀黄鸟,只有空山自白云。
老我长松流水畔,可容名姓落尘氛。

酬潜夫先生见示作 其二

南方烽燧每惊闻,十亩溪田废晚耘。

何地渔樵堪寄迹,不教猿鹤怨离群。

同时国士哀黄鸟,只有空山自白云。

老我长松流水畔,可容名姓落尘氛。

注释:

酬潜夫先生见示作 其二:酬答潜夫先生给我的见面诗。酬:酬答。潜夫:指隐士张潜夫。见示:得到来信或见面时赠给的东西。作:诗。

南:指南方。

烽燧:古代边塞上用以报警的烟火。此指战乱。

十亩:形容田少而大。十亩是很少的土地,但因为面积很大,所以用“荒”字来形容。这里指隐居之地。

渔樵:指打鱼砍柴的人。

堪:能。寄迹:寄居。这里是栖身的意思。

离群:离别同伴。

哀:哀伤。

黄鸟:传说中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死后变成的鸟。传说舜葬于苍梧之野,二妃从游,泪下沾竹,化为斑竹。后以“黄鸟”比喻悲切哀伤的人或事。

空山:空空的深山。

白云:这里指隐居之地。

老我:指年高德劭之人。长松、流水:都是隐居者喜爱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张潜夫先生见面诗的酬答之作。酬答,即回答别人的来信或见面时的赠物等。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南方战火的担忧,然后表示自己愿意在隐居之地度过晚年,不与世争。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希望能够像长松、流水一样,不被世俗污染。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