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苔莓尽日闲,苍藤白石舞烟鬟。
独留明月空相照,不见浮云去复还。
无主野花春色老,窥人苦竹泪痕斑。
故园昨夜还家梦,小妇应占山上山。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风雨苔莓尽日闲,苍藤白石舞烟鬟。——风雨使得苔藓和莓子都显得异常宁静;苍老的藤蔓和洁白的石头在轻烟中起舞。这里的“苍藤”可能是指山间长满了青藤的岩石,“白石”则形容这些岩石的颜色。而“舞烟鬟”形容的是风过之后,云雾缭绕如同女子的发髻,增添了一抹神秘与优雅。
- 独留明月空相照,不见浮云去复还。——月亮独自照亮了大地,但浮云却似乎来去无踪,无法重现。这里的“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色,而“浮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白云,诗人用“不见浮云去复还”来形容云的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对变幻莫测世事的感叹。
- 无主野花春色老,窥人苦竹泪痕斑。——春天的野花虽然盛开,但它们没有主人的照料,逐渐失去了生机;而那些苦苦攀附在竹枝上的苦竹,似乎也在为失去依附感到悲伤,留下泪痕。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哀愁与感慨。
- 故园昨夜还家梦,小妇应占山上山。——昨夜梦中回到了故乡,梦见妻子正在山中劳作。这里的“故园”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小妇”则可能是诗人的妻子或者亲近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的牵挂。
译文
风雨过后,苔藓和莓果显得格外宁静;苍劲的藤蔓与洁白的石头在烟雾中起舞。只有明月独自照耀着大地,而飘忽不定的浮云仿佛从未出现过。那些无主的野花随着春光渐逝,而那些苦苦攀附在竹枝上的苦竹似乎也为失去依附而落泪。梦中回到了温暖的家园,妻子还在山中忙碌。
赏析
这首诗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续咏二首·望夫山》的第一首。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风雨苔莓尽日闲”,以风雨后的静谧景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苍藤白石舞烟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苍翠的藤蔓和洁白的石头在轻烟中起舞,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次句“独留明月空相照”,诗人通过“独留”一词,表达了对明月的珍视与依恋之情。同时,“空相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只能仰望星空,感受明月的陪伴。
第三句“不见浮云去复还”,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飘渺不定的浮云与自己的心境相对比。他认为,浮云来去无踪,无法重现,就像他的心境一样无法安定。这种对变幻莫测世事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无主野花春色老”,诗人用“无主”来形容野花的状态,暗喻自己的身世之悲。同时,“春色老”则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一句“故园昨夜还家梦,小妇应占山上山”,诗人通过梦境回到家乡的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小妇应占山上山”则暗示了妻子仍在遥远的山中辛勤劳作的情景。这句诗既展现了家乡的美好,又表达了对妻子的关爱和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