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篮舆傍水涯,云山满眼上芒鞋。
遥看积翠迷芳草,空有啼猿乱客怀。
十二洞天藏鹤岭,万年古树见洪厓。
江城兵火今如此,卜筑幽栖计未谐。

【注释】

①篮舆:竹制的轻便小车。②芒鞋:指僧人所穿的草鞋。③十二洞天:佛教语,指神仙居住的仙境。④鹤岭:山名。⑤洪厓(yá音牙):山名。⑥卜筑:选择建造。⑦幽栖:隐居生活。⑧江城:指临安。⑨兵火:战争。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是诗人在一次游西山后所作。首联写诗人游西山的情景:“十里篮舆傍水涯,云山满眼上芒鞋。”诗人乘着轻快的车子,沿着江边行进,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景色优美。“上芒鞋”即登上芒鞋山,这是西山的第二高峰,因形似芒鞋而得名,海拔1436米。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心情无比舒畅。

颔联以景结情:“遥看积翠迷芳草,空有啼猿乱客怀。”“积翠”指茂密的绿色树林,“鸣声”指猿猴啼叫。诗人站在山上回望四周的景色,只见郁郁葱葱的树林覆盖着绿意盎然的草地,而远处的猿猴叫声却扰乱了游人的心情。这里既表现了西山的美丽风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之感。

颈联写诗人在西山的所见所闻:“十二洞天藏鹤岭,万年古树见洪厓。”这两句诗赞美了西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其中“十二洞天”是指佛教传说中的神仙们居住的地方,而“万年古树”则指的是生长了千年以上的树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进一步衬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尾联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慨:“江城兵火今如此,卜筑幽栖计未谐。”“江城”指的是临安这座繁华的城市,“兵火”则代指战乱和纷争。诗人感叹现在的世道混乱不堪,自己无法施展抱负,只能退隐山林过着平淡的生活。这里的“幽栖”指的是隐居生活,“计未谐”则表达了诗人对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游西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晚年时期的心境变化和情感波动。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芒鞋”、“积翠”、“鸣声”等都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