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阳古岫锁岧峣,禹迹千秋镇泬寥。
西面斗分垂右掖,北支山脉尽南条。
天穷地力无荒壤,水应江流又上潮。
今日贫乡生计薄,野夫犹自羡渔樵。
【注释】
敷阳:地名。
古岫:古老的山崖,这里指博阳山。
禹迹: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
西面斗分垂右掖:北斗星分成东西两束,其中西面的一束下垂在右边。
北支山脉尽南条:北面的支脉延伸到南边的条状地。
天穷地力:上天和大地的力量。
无荒壤:没有荒废的土地。
水应江流:顺应长江水势。又上潮:又形成潮水。
今日贫乡生计薄:今天穷乡僻野的生活艰难。
野夫:指隐居山林的普通百姓。
羡渔樵:羡慕打渔砍柴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史抒怀,抒发了自己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叹和对现实民生凋敝的忧思。
开头两句写博阳山高峻险要、巍峨壮观,并突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暗含着它的历史价值。首句“敷阳古岫锁迢峣”,敷阳古岫是地名,也是古代名山。“迢峣”是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的意思。这一句说:敷阳古山,峰峦重叠,高耸入云,巍峨壮丽。次句:“禹迹千秋镇泬寥”,“禹迹”,相传大禹治水后,将所经过的地方都凿通了河道。“泬寥”,空旷寂寞的样子。这一句说:禹王留下的足迹,千百年来镇守着这片空旷寂寥的土地。这两句用典抒情,既点出了博阳山的地理特点,也暗示了博阳山的历史价值。
接下来四句,写博阳山周围环境的特点。“西面斗分垂右掖”,斗分,北斗七星;垂右掖,就是北斗七星的尾巴指向西方,形似一把刀把儿垂在右肩。这一句说:西边有北斗七星的尾巴(即斗分)垂在山腰间,仿佛给这座大山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北支山脉尽南条”,北支山脉,指的是北边山脊上的支脉延伸至南方的山梁。这一句说:北面的支脉延伸到南边的条状地,说明这座大山非常雄伟。“天穷地力无荒壤”,意思是上天和大地的力量没有荒废土地。这一句说:上天和大地的力量都没有荒废土地,也就是说这片土地富饶。“水应江流又上潮”,“水应”是顺应的意思。这一句说:顺应长江之水,又有潮水上涨。“又上潮”三字,既表现了长江水势之大,也表明了长江的水量之多。这几句描写博阳山周围的环境和地势,既是写实,又是抒情,既赞美了博阳山的秀美,又表达了作者对博阳山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今日贫乡生计薄”,意思是如今的乡村生活贫困,无法维持生计。“野夫犹自羡渔樵”,虽然自己是一个平民百姓,但仍然羡慕打鱼砍柴的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深远,既赞美了博阳山的秀美,又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