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绝漠损红妆,槚道分明近汉皇。
何处行云来远塞,一时胡蝶入昭阳。
三千粉黛官花暝,十二关河禁漏长。
欲诉琵琶君不见,燕支山月正昏黄。
风尘绝漠损红妆,槚道分明近汉皇。
何处行云来远塞,一时胡蝶入昭阳。
三千粉黛官花暝,十二关河禁漏长。
欲诉琵琶君不见,燕支山月正昏黄。
诗句逐句释义:
- 风尘绝漠损红妆:描述战争的尘埃遮蔽了原本美丽的容颜,使女性化妆变得不再容易。
- 槚道分明近汉皇:指道路清晰可见,靠近汉朝的皇帝所在地。
- 何处行云来远塞:不知哪片云彩从何方飘来,出现在边关的远方。
- 一时胡蝶入昭阳:一时间仿佛有蝴蝶飞进了华丽的宫殿——昭阳殿。
- 三千粉黛官花暝:形容皇宫中的女性妆容繁复如花一般,到了黄昏时分更加艳丽。
- 十二关河禁漏长:关河指的是边界上的河流,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感,与禁闭和孤独的生活相关。
- 欲诉琵琶君不见:表达了想要向君王倾诉内心的哀愁,但君王却看不见或听不见。
- 燕支山月正昏黄:描绘了夜晚燕支山(今新疆天山)上月亮的颜色,显得格外昏暗。
译文注释:
这首诗以“风尘绝漠损红妆”开头,描述了战争造成的破坏和美丽女性的化妆难以完成。接下来的句子“何处行云来远塞”,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期待。第三句“一时胡蝶入昭阳”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三千粉黛官花暝”展示了宫中女性的美丽,而“十二关河禁漏长”则反映了边关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欲诉琵琶君不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绝望和对君王的渴望。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战事和女性命运的诗歌,通过对战争破坏、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边疆人民在战火中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诗中通过色彩、时间和自然景物等元素的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战争氛围同时又不失美丽与哀愁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