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
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
白曰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
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
避乱村居
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白曰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
注释:
三匝惊栖夜正寒:三圈(古代的一种步法)走完,感到寒冷,惊醒了。匝,古代的一步是六尺,所以“三匝”相当于六尺的三倍,即一百八十尺。夜正寒,指深夜。
漫漫秋思坐无端:无边无际的秋天思绪坐着也找不到头绪。漫漫,无边无际的样子;坐无端,坐在这里,想得没有结果。
乱离转觉渔樵贵:战乱之中才觉得打渔砍柴的人更加尊贵。乱离,动乱不安的时候。转觉,觉得。渔樵,指渔民和樵夫,旧时的隐士。贵,尊贵、有价值的意思。
林壑惟应鸟雀安:树林山川只有鸟儿和飞雀才能安居。林壑,山林壑谷,泛指自然界。唯应,只应该。
白日战场丛菊少:白天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菊花。白日,太阳天,白天。
青山烽火著书难:青山上点燃的烽火,使得写作变得困难。著书,撰写文章。
紫门倚杖西风急:在紫门前靠着拐杖迎风行走,西风急促。紫门,指长安城门,唐代帝王都城长安城的南门。
败叶篬笞覆井阑:败落的树叶被踩踏着覆盖在井栏上。败叶,败落的叶子。篬笞,踩踏。
赏析:
《避乱村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战乱中农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三匝惊栖夜正寒,茫茫秋思坐无端。”描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夜晚感到寒冷而惊醒的情景,同时表达了无边无际的秋天思绪坐着也找不到头绪。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的感受和思绪,展示了战乱带来的混乱和痛苦。
颔联“乱离转觉渔樵贵,林壑惟应鸟雀安。”表达了在战乱时期,农民们显得更加尊贵,而林壑间只有鸟类能够安居。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乱对自然和生命的影响,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威胁。
颈联“白日战场丛菊少,青山烽火著书难。”则具体描绘了战争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以及战争对诗人创作造成的困难。这里的“白日战场”指的是白天的战斗,“丛菊少”暗示了战争期间农田荒芜的景象,而“青山烽火”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尾联“紫门倚杖西风急,败叶篬笞覆井阑。”则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他手持拐杖在秋风中前行,落叶被踩踏着覆盖在井栏上。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避乱村居》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中的农村生活、农民、自然景物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