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寒月白夜寥寥,高座空亭藓未凋。
拾果老猿随梵出,听灯山鬼避灯遥。
虚堂杉桧秋阴长,古迹齐梁世次消。
我已忘情共顽石,不烦磨洗问前朝。

【注释】

松寒月白夜寥寥,高座空亭藓未凋。

拾果老猿随梵出,听灯山鬼避灯遥。

虚堂杉桧秋阴长,古迹齐梁世次消。

我已忘情共顽石,不烦磨洗问前朝。

【赏析】
此诗咏怀古迹,是十首中的第九首。全诗以松、月、苔、猿等景物为线索,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古迹的感概与怀念之情。
“松寒月白夜寥寥”,首联点明时间,交代了诗人游览的时间和气候。松树在严寒的冬天依旧挺拔苍翠,月光如银白色洒满大地,夜色十分清朗,这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高座空亭藓未凋”,颔联描绘了古迹中的情景。高耸的石柱上没有一丝尘埃的痕迹,亭子里长满了苔藓。诗人在此感慨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深深留恋。
“拾果老猿随梵出”,颈联写到了古代传说中的灵猴,它似乎随着佛教的梵音而出,为古迹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听灯山鬼避灯遥”,尾联则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时,那些因灯光而现身的“鬼”们纷纷躲藏起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