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
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
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
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酬。
【注释】
六月十二日初度:指十六岁的生日。感吟:感慨吟诵。
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意思是忧愁和疾病相伴,容易衰老,年轻时就使得头发变白了。
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意思是白白地让万卷书成为自己的负担,难道说我的余生就会如此混乱不息吗?
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意思是在困难中自感伤怀,诗篇也变得委婉动人。老朋友时常混迹于赌博之徒之中。
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酬:意思是三世轮回的公案,应当参悟清楚;蝴蝶枕头、鸡窗,是古代文人喜欢设置的读书场所,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书房。好唱酬,好互相酬答。
【赏析】
《六月十二日初度感吟》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这是一首咏叹自己年华虚度的诗。诗人通过“空令万卷深相负”等句表达了自己苦闷的心情。全诗以抒情见长,写得情意缠绵,语意凄清,风格苍凉悲壮。
首联“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开篇就直抒胸臆,点明题旨。作者以“愁病相兼”总领以下数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愁与病交织在一起,很容易使人衰老,年轻人的头发便过早地变成了白色。这里,“愁”和“病”都是抽象的概念,而“易白头”“白发”则是具体的生理现象,这就使抽象与具体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从而为下文进一步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颔联“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紧承上文而来,进一步抒发感慨。前句中的“空令”二字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表明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另一方面则暗示这种追求却成了负担,令人苦恼不堪。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岂谓馀生乱未休”,意味着他不相信自己的余生会如此混乱不已,而是坚信自己将会有所成就。
颈联“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艰难困苦中的心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由于遭遇了许多磨难,我常常感到心烦意乱,难以自持;而那些故旧之人,又常常混迹于赌场之中,过着放纵无度的生活。这既揭示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又反映了他的个人境遇。
尾联“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酬”,则进一步抒发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前一句中的“三生公案”是指佛教中关于人世轮回转生的说法;“三生公案应参就”则是说,对于这一公案,我应该参透其中的道理。这里的“参”字,可以理解为思考、领悟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参与、体验的意思。后一句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愿望:“蝶枕鸡窗好唱酬”,意味着我愿意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吟诵诗词,与朋友相互酬答,度过美好的时光。
此诗以抒情见长,写得情意缠绵,语意凄清,风格苍凉悲壮。全诗以咏叹自己年华虚度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