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上归依拜月光,石台松柏静苍苍。
慈云大海回龙女,花雨微风下雁王。
欲借贝多誊小品,可分智果代资粮。
因知即色真无相,象教何烦十藏扬。
诗句解释:
- 金粟寺其三:这是第三部分,题目为《金粟寺》。
- 药上归依拜月光:在药山上修行,皈依于月光。
- 石台松柏静苍苍:石台上的松柏显得更加苍劲。
- 慈云大海回龙女:慈云如海般广阔,龙女在其中遨游。
- 花雨微风下雁王:微风吹过,花瓣如同花雨飘落,雁在空中飞翔。
- 欲借贝多誊小品:想要借用贝多芬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作品。
- 可分智果代资粮:将智慧果实作为供养,用来代替实物。
- 因知即色真无相:因此知道,真正的色即是空,没有外在的相。
- 象教何烦十藏扬:佛教中,象教(指佛陀说法时的形象)不需要十方众生去传扬。
译文:
在药山上修行,皈依于明亮的月光。
石台上的松柏更显苍劲。
慈云似海广阔,龙女在其中漫游。
轻风吹过,花瓣如同花雨般飘落。
雁在空中飞翔,如同在天空中飞舞。
我试图通过贝多芬的作品来表达我的诗歌。
可以将智慧果实作为供养,用来替代食物。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色即是空,没有外在的相。
佛教中,形象的传递并不需要远方的人们去传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药山上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修行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很多佛教元素,如“慈云”、“龙女”,以及“象教”,展现了诗人对宗教教义的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创作的方式,表达了对艺术和精神追求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