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霭依微晓乍清,朦胧残月下江城。
露华高拂仙人掌,霜叶低翻游子旌。
细柳草深何处垒,长杨风急不成声。
柔枝可耐寒条冷,雨泣花愁无限情。

秋柳八首 其二

注释

  • 烟霭依微晓乍清:雾气迷蒙,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 朦胧残月下江城:朦胧的月光映照在江边的古城上。
  • 露华高拂仙人掌:露水沾湿了仙人掌。
  • 霜叶低翻游子旌:霜打落叶,如同漂泊无定的旅人。
  • 细柳草深何处垒:柳条细长,草地深处,不知是谁在那里筑起了营地。
  • 长杨风急不成声:长杨树被风吹得声音急促,无法形成歌声。
  • 柔枝可耐寒条冷:柔弱的枝条能忍受寒冷,坚强的枝条却受不了寒意。
  • 雨泣花愁无限情:雨滴仿佛在为花儿哭泣,表达了对花儿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译文:
清晨雾气缭绕,天空渐显清澈,朦胧月光洒在江城中。露珠轻轻拂过仙人掌,霜打落叶摇曳生姿。柳条细长,草地深处有人驻扎,长杨树被风吹得声音急促,无法形成歌声。柔弱的枝条能忍受寒冷,坚强的枝条却受不了寒意。雨滴滴答作响,似乎在为花儿哭泣,表达了对花儿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赏析:
《秋柳八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共八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柳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风貌。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晨的景象,展现了柳树在自然中的生命力与坚韧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柳树在晨雾中逐渐清晰的身影,以及它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同时,也表达了柳树在大自然面前的柔弱与顽强,展示了一种生命力的对比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