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虽荒归思劳,独存宜伴赤松高。
丹枫秋坂争明灭,朱鹭寒潭惜羽毛。
霞剪落英翻夕照,霜含醉色上林皋。
十年元亮东篱梦,反笑仙源错种桃。

红菊花

赏析其独特之美,感受诗意之韵律

  1. 诗作原文
    千红万紫尽凋残,秀色东篱绝可餐。似为秋容多冷淡,故标秾艳傲严寒。妆成西子娇无力,泪洒明妃湿不乾。最好纷纷红叶落,晚枫相映一林丹。
  2. 译文解析
  • 千红万紫尽凋残,秀色东篱绝可餐。
  • 形容菊花在众多色彩中尤为出众,其美丽足以与春天的花园媲美,令人难以割舍。
  • 似为秋容多冷淡,故标秾艳傲严寒。
  • 菊花以其独特的美,不畏严霜,独自傲然盛开。这里的“冷”与“热”对比,突出了菊花的坚韧与不屈。
  • 妆成西子娇无力,泪洒明妃湿不乾。
  • 用美女西施和昭君的形象,比喻菊花虽美丽但稍纵即逝,强调其瞬间的美。
  • 最好纷纷红叶落,晚枫相映一林丹。
  • 描述了秋天落叶的美景,红叶如同晚霞般绚烂,与红菊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1. 注释详解
  • 千红万紫:指各种颜色的花。
  • 秀色东篱:指东边的篱笆旁,通常用来种植菊花。
  • 浓艳、娇无力、泪洒:形容词,分别描述菊花的颜色、形态和姿态。
  • 晚枫:指傍晚时分的枫树,常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1. 创作背景
  • 明朝诗人彭孙贻的《红菊花》可能是在明代某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如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局势或文化氛围等,可能都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1. 艺术特色
  • 该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菊花比作美人西施和昭君,以及晚枫,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1. 鉴赏与思考
  •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坚韧品质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即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和坚持。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