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不御占霜林,素质天然冠古今。
何处倾城争一笑,却将缯彩抵千金。
褒斜月落肠堪断,粉水人空影易沉。
夜半看花休秉烛,骊山戍火散秋阴。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女子的美貌以及美女与战争的关系来抒发作者对战争、和平和美人的思考。
【注释】
- 粉褒姒:指唐代美女杨贵妃。
- 铅华不御占霜林:用比喻手法,形容美人的美貌无法抵挡时间的考验,即使年老色衰,依旧美丽如初。
- 素质天然冠古今:指杨贵妃天生丽质,美艳无双。
- 倾城争一笑:形容女子的美丽足以倾倒众人。
- 缯彩抵千金:比喻杨贵妃的美胜过一切金银珠宝。
- 褒斜月落肠堪断:用“褒斜”来暗指战争,表达战争带给人们的悲痛和苦难。
- 粉水人空影易沉:指战争过后,人们如同在水中的影子一样消失,只剩下空荡荡的哀伤。
- 夜半看花休秉烛:在夜晚欣赏花朵时不要点蜡烛,因为战火已经散尽,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空虚和悲伤。
- 骊山戍火散秋阴:指战争结束后,人们的心情变得平静,但同时也意味着和平的短暂和脆弱。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的形式,表达了对于战争、美人和和平的深刻思考。首先,通过描写杨贵妃的美貌和她的美貌如何超越时间和物质的束缚,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通过描述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和平后的空虚,诗人展现了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最后,通过对夜晚赏花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战争中人们所承受的痛苦。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画面,更是通过这些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平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