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三千问岁华,人间能得几回花。
才逢渔父溪溪雪,一入天台树树霞。
才子风流看巧笑,神仙醉色媚丹砂。
踏春莫待春残后,桃叶桃根访妾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旭的《桃花行》。下面是逐句释义:
何必三千问岁华,人间能得几回花。
- “何必三千问岁华” 意味着不必询问关于岁月的问题,因为春天已经到来,桃花盛开。这里的”三千”可能是指对时间的追问,而”问岁华”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欣赏。
- “人间能得几回花” 表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景色的机会并不多见。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和感叹。
才逢渔父溪溪雪,一入天台树树霞。
- “才逢渔父溪溪雪”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刚刚遇到了打渔归来的渔夫,溪流中飘落着雪花。这里的”渔父”代表了勤劳和纯朴的农民,”溪溪雪”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氛围。
- “一入天台树树霞” 指的是诗人进入了天台山,那里树木覆盖着霞光,如同仙境一般。这里的”天台”是一个地名,通常指代浙江天台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圣地之一。
才子风流看巧笑,神仙醉色媚丹砂。
- “才子风流看巧笑” 描述了才华横溢的男子们欣赏女子的美丽笑容,这里的”才子”指的是有才华的男子,”风流”则形容他们潇洒自如、风度翩翩。
- “神仙醉色媚丹砂” 则是说那些如神仙般陶醉其中的女子,她们的容颜妩媚动人,就像是涂抹了丹砂一样鲜艳夺目。这里的”丹砂”是一种红色的矿物,常用于染发或作为装饰品,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
踏春莫待春残后,桃叶桃根访妾家。
- “踏春莫待春残后” 意味着不要等到春天即将结束才去赏花,要趁现在就去踏青。这里的”踏春”指的是外出游玩、赏花等活动。
- “桃叶桃根访妾家” 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以“桃叶”为名,可能是因为他的母亲姓“桃”。这里的”桃叶”既是他的姓氏,也暗示了他的家族与桃树有关(可能与桃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