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抓住诗眼,理解诗歌内容,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

“春深”是全诗的线索,由春及人,由物及心,层层展开,步步深入;而“艳未收”是“春深”的直接表现,也是全诗的总纲。

“尽教微谑回红黛”,以娇媚之态,引逗对方,轻挑戏弄。“微谑回红黛”,是全句的主谓结构,其中“红黛”指女子的脂粉胭脂,代指美人,“微谑回”是说用巧妙的语言和行为,使得美人回心转意。

“怕说将离易白头”,是全句的主谓宾结构,其中“易白头”指白发,代指衰老,“将离”指分别,这里指将要离别。“怕说”是说怕说分手,“将离易白头”意思是说害怕分别,容易变老。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写自己与芍药之间的亲密关系。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是全诗的尾声,也是全诗的总结。“当阶影”是指自己的身影,“消尽”即消散、消失,“词人”指作者自己。这两句是说:你嫣然一笑的倩影,已经消散在月光之下。

【答案】

译文

芍药

芍药艳丽的花朵盛开时,颜色鲜艳,香气袭人,但春天已深了,它还未完全开放。芍药娇艳妩媚,婀娜多姿,占尽春风,成为百花的领袖。

芍药开得正盛,我担心被轻薄的人取笑,故意用红黛涂染自己的面颊,引逗她回头。芍药虽然美丽,但是也容易凋谢,我担心分别后不能长久相守,所以总是想保持青春不衰。

芍药娇艳妩媚,婀娜多姿,占尽春风,成为百花的领袖。芍药开得正盛,我担心被轻薄的人取笑,故意用红黛涂染自己的面颊,引逗她回头。芍药虽然美丽,但是也容易凋谢,我担心分别后不能长久相守,所以总是想保持青春不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芍药的美丽动人和与人的关系。全诗从春至晚夏,由花到人,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层层剥茧,由浅入深。

首联写芍药艳丽的花期虽长,但它并未完全开放,而是只开了半边脸。“婪尾春深”四字点明了时间是在初夏,正是芍药花盛开的时候。“艳未收”三字则写出了芍药的美貌迷人,让人难以忘怀,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芍药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颔联写主人公与芍药之间的关系。“尽教微谑回红黛”是说主人公故意用红黛涂染自己的面颊,引逗着芍药回头。“怕说将离易白头”则是指主人公担心分别后的分离之苦,害怕自己会变老而变得苍老。这一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芍药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与芍药之间的亲密关系。“含笑花前挑郑女”是说主人公在花前微笑地挑逗着美丽的芍药姑娘,而“多情月下梦扬州”则是说主人公在月下梦中思念着远方的扬州(今江苏)。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主人公与芍药的亲密互动,还表达了主人公对扬州(今江苏)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则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是说芍药姑娘嫣然一笑的倩影已经消散在月光之下,而主人公也因此而消除了万古愁绪。这句诗不仅是对前面的概括和提炼,更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和总结。它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