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衲贫何似,诛茅仅盖头。
邻蔬园菜甲,鸟毳集棉裘。
院冷无人过,林空有鹿游。
相寻逢乞食,欲去若为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浮山工人十笏居 - 描述一个在浮山上工作的工人,他的居所只有十笏的空间。这里的“笏”是指古代官员使用的木制手板,这里用来形容空间狭小。

  2. 野衲贫何似 - 描述这个人穿着简陋的和尚衣服,显得贫穷,如同野衲一般。

  3. 诛茅仅盖头 - 形容这个人居住条件非常简陋,只有一把草帽大小的空间可以遮头。

  4. 邻蔬园菜甲 - 描述周围有一片菜园子,种植的是蔬菜。

  5. 鸟毳集棉裘 - 描绘周围鸟儿聚集在棉袍上的景象。这里的“毳”是羽毛的意思,形容冬天寒冷时鸟儿聚集保暖。

  6. 院冷无人过 - 描述院子非常冷清,没有人经过。

  7. 林空有鹿游 - 描述树林中空旷,只有一只鹿在自由行走。

  8. 相寻逢乞食 - 描述在这片荒凉的地方,人们相互寻找并共同分享食物。

  9. 欲去若为留 - 描述了主人公想要离开这个地方,但又不知如何留下。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勾勒出了浮山工人简陋而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荒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出对劳动者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通过对比和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