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室脩真地,千秋选佛场。
传心留只履,行脚有绳床。
僧腊慈篁老,头陀忍草长。
方袍遗轨在,清磬满山堂。
【注释】
丈室:寺院。修真:修炼道术以养生,这里指修道。竹窗二首其一:第一首诗。
千秋选佛场:在佛教中,“千秋”是指极长的岁月,这里用来形容佛门选择弟子的场所极为神圣和漫长。选佛场:指佛教徒参加法会或受戒的地方。
传心:传授心法。只履:僧鞋,和尚的鞋子。
行脚:游方说法。这里指和尚四处云游讲经布道。绳床:即绳床,古代一种用绳索作床围的床。这里指和尚的卧具,即草铺。
慈篁:竹子名。老:年岁已高。头陀忍草长:忍,忍耐、忍受。头陀,指苦行僧人。这里形容僧人耐得住艰苦生活。忍草,是一种草药,这里指僧人忍受生活的困苦而修行。
方袍:古代僧人常穿的服装。遗轨:遗留下来的足迹。
清磬:寺庙中的乐器。满山堂:充满山间寺院。磬声悠扬,回荡在整个山野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门生活和修行境界的七绝诗。作者通过描绘禅门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环境,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丈室脩真地”,描绘了禅门僧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神圣。丈室,即丈人的居室,这里用来比喻禅宗的修行场所。脩真地,意为修行之地,充满了神秘和庄严感。
第二句“千秋选佛场”,进一步描绘了禅门僧人所处的修行环境。千秋,指极其漫长的岁月,这里用来形容佛门选择弟子的场所极为神圣和漫长。选佛场,即选择佛门弟子的地方,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充满了神圣和庄严感。
第三、四句“传心留只履,行脚有绳床”,描绘了禅师们的生活状态。他们通过传承心法来保持自己的修行,同时依靠绳索编制的草床来适应艰苦的生活条件。这两句既表现了禅师们对修行的坚持,也体现了他们在生活中简朴无华的一面。
最后两句“僧腊慈篁老,头陀忍草长”,则描绘了禅门僧人的生活状态。慈篁,即慈爱的竹林,这里用来象征禅门僧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头陀,意为苦行僧,这里形容僧人耐得住艰苦生活。忍草,是一种草药,这里指僧人忍受生活的困苦而修行。这两句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苦难的坦然接受和内心的平静超然。
整首诗通过描绘禅门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环境,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禅门僧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禅宗修行者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