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中宵响,含情啼向谁。
不堪闻雨后,况是独眠时。
思入清商苦,声兼玉漏移。
张镫眠复坐,起作感秋诗。
解析:
- “夜听络纬中宵响,含情啼向谁”: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在夜里听到蟋蟀鸣叫的场景。蟋蟀的叫声在夜晚响起,显得十分悲伤。这种声音让人不禁思考,它到底在对谁呢?这里的“含情啼向谁”可以理解为蟋蟀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可能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可能是对孤独生活的感受。
- “不堪闻雨后,况是独眠时”: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蟋蟀鸣叫的背景和环境。当雨后,蟋蟀的声音更加清晰,而在这样的夜晚,一个人独自躺在床上,听着蟋蟀的叫声,心情难免有些沉重。这里的“不堪”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听到蟋蟀声音的感受,可能是一种寂寞、悲伤的情绪。
- “思入清商苦,声兼玉漏移”: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蟋蟀鸣叫的声音给诗人带来的感受。蟋蟀的叫声似乎带有一种悲伤和痛苦的情感,让诗人的内心也感到难受。同时,蟋蟀的鸣叫还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声音的变化让诗人感到时间的无情。这里的“思入清商苦,声兼玉漏移”可以理解为蟋蟀的鸣叫让诗人联想到了古代的乐曲《清商》,而这种音乐又与时间的流逝有关,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氛围。
- “张镫眠复坐,起作感秋诗”: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因为蟋蟀的鸣叫而醒来或再次躺下,最后写下了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歌。这种反复的动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在这里,“张镫眠复坐”可以想象为诗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而“起作感秋诗”则表示诗人最终下定决心,开始创作自己的诗歌。这里的“张镫”可以理解为诗人起身去点灯,可能是为了照明或是为了驱赶蚊子等小昆虫,而“感秋诗”则表示诗人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译文:
夜中蟋蟀鸣叫着,声音凄凉,好像在向谁倾诉着心事。
听到雨后的蟋蟀声,更让人感到心酸,何况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
蟋蟀的叫声仿佛让人进入了悲伤的音乐,时间也跟着蟋蟀声一起移动。
我在床上辗转难眠,最后决定坐下来写首表达自己情感的诗。
赏析:
这首诗以蟋蟀的鸣叫为引子,展开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和悲伤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夜中蟋蟀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蟋蟀的叫声也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通过这些声音的抒发,诗人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