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荒台在,知音不可寻。
空留一片月,无复再携琴。
夜色皎于昼,疏桐响至今。
自怜遗世意,孤负绝弦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琴台的抒情诗,通过描绘古琴台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遗世独立的感慨。

千载荒台在,知音不可寻。

  • “千载荒台”指古老的琴台。
  • “知音”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 “不可寻”表示知音已经很难找到。
    译文:千年后的琴台仍在,但再也无法寻找到理解我的知己了。

空留一片月,无复再携琴。

  • “空留一片月”指月亮依旧照耀着琴台。
  • “无复再携琴”表示再也没有人和我一起弹琴了。
    译文: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月光,再也没有人与我共同弹奏琴曲了。

夜色皎于昼,疏桐响至今。

  • “夜色皎于昼”形容夜晚的月光明亮如昼。
  • “疏桐”指高大的梧桐树。
  • “响至今”表示梧桐树的声音持续至今,没有消失。
    译文:夜幕下明月皎洁,梧桐树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

自怜遗世意,孤负绝弦心。

  • “遗世意”意为远离尘世的意愿或志向。
  • “孤负绝弦心”表示辜负了弹奏古琴的心意。
    译文:我为自己远离尘世而感到惋惜,辜负了我的古琴之心。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与世隔绝的无奈和失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古琴艺术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的“月光”、“梧桐”等意象,都为诗人的情感增添了一份凄美和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