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客高斋夜,孤鸿鸣向晨。
关山愁北望,砧杵报西邻。
露咽秋将断,天低月易亲。
江湖嗟岁晚,况复未归人。

闻雁

独客高斋夜,孤鸿鸣向晨。

关山愁北望,砧杵报西邻。

露咽秋将断,天低月易亲。

江湖嗟岁晚,况复未归人。

诗句释义:

  1. 独客高斋夜
  • 此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客)居住在高高的书房中,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
  1. 孤鸿鸣向晨
  • “孤鸿”指一只孤单的大雁,通常在秋天迁徙时出现。这里的“鸣向晨”意味着大雁发出叫声迎接清晨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
  1. 关山愁北望
  • “关山”指的是山脉,常被用来象征北方或故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北方的深深思念,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忧愁。
  1. 砧杵报西邻
  • “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的打击工具。这句诗中的“报”字表明了消息的传播方式——通过敲击砧杵来通知他人。这里传达的是家人或朋友之间的关心与问候。
  1. 露咽秋将断
  • “露咽”形容露水已经快要干了,暗示着季节即将进入冬天。而“秋将断”则表达了一种即将结束的感觉。
  1. 天低月易亲
  • “天低”形象地描绘了月亮高悬于低垂的天际,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觉。这句诗可能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江湖嗟岁晚
  • “江湖”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广阔的水域,也可以指代人生的广阔天地。诗人用“嗟岁晚”表达了对年华流逝、岁月不再的感慨。
  1. 况复未归人
  • “况复”表示更加,加重语气。诗人在此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尚未归来的事实,增加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独居在高高的书房里,深夜时分,一只孤独的大雁从北方飞来,发出清脆的叫声迎接早晨的到来。我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望着远处的山脉,心中充满对北方的深情怀念。

每当听到砧杵声,我便想起远在西边的家人或朋友,他们的音信传来,让我倍感温馨。露水快要干涸,预示着秋天即将过去,而月亮却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身处江湖之间,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更何况还是一个未能回归家乡的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外地书房中的情景以及他对远方的深切思念。通过对大雁、砧杵、露水和月亮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